生态中国网 >  沙区 >  正文

浙江临海林场:三代人接力 荒山变林海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时间:2021-12-15 11:35:10

字号

放眼望去,如今的浙江台州临海林场,森林铺展、连绵不绝。时光倒退到64年前,这里却是一片岩石裸露的荒山秃岭。从荒芜的“帽子山”变成绿色茫茫的国家森林公园,背后是三代护林人的接续坚守与付出。

  临海林场始建于1957年,扩建于1971年,经营总面积5.7万亩,森林蓄积量2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3.5%,下设兰辽、大岙、九支山、大雷山4个分场20个林区点,绝大部分面积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地,是灵江、永安溪水系源头。

  近年来,临海林场围绕国有林场高质量发展目标,育林木、抓基建、促产业、建队伍、强示范,逐步建成“生态保护优先、产业发展充分、基础设施完善、林区富裕和谐”的生态公益型现代国有林场。全国十佳林场、浙江省现代国有林场、浙江省国有林场建设突出贡献集体……一项项荣誉也接连而至。

  第一代 敢教荒山换新颜

  为响应党中央“绿化祖国”的号召,1963年、1964年先后有34名知青从杭州走进九支山林场,从此与大山为伴、与林木结缘。1970年前后,又有一批临海知青追随前辈的脚步来到林场。那时的他们,平均年龄只有十七八岁。

  “刚到林场的头一年,我们都难以适应这里的生活,但是植树造林是国家交给我们的任务,再苦再难也要克服。”今年76岁的老知青倪里奋回忆。

  曾经的大山生活,许多场景他依然历历在目。当时的九支山、大雷山都是老百姓不要的“帽子山”,土壤贫瘠。开荒育林没有捷径,老党员、老职工冲锋在前,凭着死一棵补一棵的倔强,日复一日地重复造林。

  除了贫瘠的土地,第一代林场人还要面对艰苦的生活。没米没菜,酱油烧汤也算是一餐;遇到毒蛇野兽,在老前辈的指导下,知青们从害怕变成了见怪不怪;简陋的护林房冬天漏风飘雪,为保暖,知青们穿着衣服睡觉,再在被子上压上一大摞书;忍不住想家的时候,就偷偷躲起来哭一场,一抹眼泪转身又投入新一轮营林生产。

  艰难岁月里,支撑他们前行的信念很简单:为荒山绿化出一份力。

  冯济杰、陶岳良、蔡修楼、罗碧云……对于许多人而言,这些名字普通又陌生。但正是这些平凡的第一代林场人,始终牢记着“植树造林是国家交给我们的任务”,啃下“硬骨头”,打趴“拦路虎”,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为荒山铺绿打开了第一道口子。

  第二代 以林为家谋转型

  在第一代林场人的不懈奋斗下,绿色逐渐成了林场底色。

  林子有了,发展的底气足了,但是新的问题又摆在临海林场面前。林区何时能通路?如何做好林区的生态文章?接过接力棒的第二代林场人担子依旧沉重。

  进入20世纪,临海林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经营每况愈下。在不进则退的关键时刻,时任党支部书记屈卫明及时推出“稳林兴林四项举措”,分流富余人员,提高职工待遇,稳住骨干力量;减少木材砍伐量,提高林副产品收入;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改善基础设施;更新采伐迹地,迅速提升森林蓄积量,带领林场走出困境。2013年,林场由生产经营性单位转为生态公益管理型,从木头经济向生态经济转变,逐渐走出了一条党建强场、转型兴场、生态立场新路。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