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生态一周观察 >  正文

马骏:监管层需建立更明晰的低碳转型金融框架

来源:中新经纬 时间:2022-04-25 11:09:42

字号

“传统绿色金融主要是支持纯绿或者是接近纯绿的项目,还有大量的高碳企业和高碳项目,他们想转型到低碳,但无法获得绿色金融的支持。未来,我们必须要创建一套新的转型金融体系,把这些归进去。”4月20日至22日,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其间,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中新经纬 薛宇飞 摄


马骏介绍,2021年中国绿色金融取得较大进展,其中绿色信贷同比增长30%左右,绿色债券发行量同比增长180%。从总量上来看,中国绿色信贷余额目前居全球第一,绿色债券余额居全球第二。未来,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各类绿色金融产品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同时,马骏认为,中国绿色金融在金融机构碳核算、气候压力测试、转型金融等方面还需要继续完善和改进。


“数据显示,绿色信贷占到全部信贷的10%左右,由于信贷是金融体系当中最大的一个部分,我们可以猜测,绿色金融大概覆盖了10%左右的经济活动,那还有90%的经济活动怎么办?这其中可能有一半的经济活动是有意愿和能力进行低碳转型或正在进行低碳转型,那么我们就必须有足够的金融资源去支持它,就必须设置一套体系让这些真正想转型、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获得足够的融资。”在马骏看来,只要企业有明确低碳转型路径、知道怎么做,金融机构就应该给它提供支持。


然而,由于当前缺乏对转型企业、转型路径的界定和披露标准,即使企业有很强的转型意愿和具体的转型项目,许多银行和资本市场参与者出于“防范洗绿风险”的考虑,也不愿、不敢为这些企业提供融资和绿色融资服务。


对此,马骏认为应该建立一套包括五大要素的转型金融框架,包括转型活动的界定标准、转型相关的信息披露、支持转型的金融产品、支持转型活动的政策激励、转型活动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马骏指出,未来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重点就是要推动转型金融发展。“转型金融用传统的贷款可能是不合适的,需要开发一系列金融工具,另外还得帮助企业获得其他的非金融资源,比如土地资源、人才资源、技术资源等等。我觉得所有的大行都应该有专门的团队甚至是一个部门,来辅导企业怎么经营碳中和,同时也要提供各种各样超越传统贷款之外的类金融服务。”


此外,马骏认为,其他类别的金融工具也要围绕转型金融发展起来。他举例,欧洲已经推出了一些转型基金,这些基金是由政府发起的,也可以引入一些社会资本。这些基金作为引导,能够带动很多其他类别的资金共同参与进来。


“比如说有了转型基金对转型企业进行的股权投资,银行就更愿意参与进来,因为资本金更加充裕了,违约概率会降下来。”马骏称。


马骏提到,目前国内已经有银行推出了转型债券,来支持企业低碳转型活动。未来,还需要监管层建立更明晰的框架,来引导整个金融界向企业低碳转型活动提供更低成本的资金,让资金的可获得性进一步完善。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