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碳交易 >  正文

绿色低碳进行时,湖北碳市场配额去年累计成交86.59亿元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时间:2022-05-23 14:27:28

字号

5月22日,在湖北建设生态省相关情况的新闻发布会上,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何开文接受包括21世纪经济报道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湖北高质量建成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并保障稳定运行。同时大力推进碳排放权交易,截至2021年底,湖北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3.66亿吨,成交额86.59亿元,交易规模继续保持全国前列。


目前,湖北省生态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湖北省17个重点城市中,10个达到空气质量二级标准,PM2.5浓度累计均值为34μg/m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6.7%。全省190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93.7%。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受污染耕地、受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在90%以上。


此外,湖北启动第一批21个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试点建设,武汉市低碳城市试点取得积极进展。全省划定1076个单元,以生态环境保护红线、资源利用上线、环境质量底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基本形成。


拓宽资金来源修复生态环境


湖北省生态修复问题历史欠账多、任务重,资金投入是重点。针对湖北修复任务艰巨与财政资金不足的矛盾,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邹清平提出:“必须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修复。”


近日,湖北印发了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若干措施的通知,从方案计划编制、参与重点领域、规划管控和用途管制、资源资产与产权指标激励、财税与金融激励以及实施保障等六个方面提出了17条“硬措施”,这些措施释放出的大量政策红利对于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修复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企业可将修复后的国有建设用地用于开发利用,在生态保护红线一般控制区进行不破坏生态功能、适度的参观旅游及相关必要设施项目建设,修复后可利用不超过3%修复面积的土地,通过点状供地方式从事康养、旅游、文化、农业等产业开发。


此外,企业修复产生的耕地占补和增减挂钩指标,按一定比例赋予投资者专属所有。修复产生的土石料,项目区内可自行使用,并按“收支两条线”对外销售,收入可用于投资方的项目开支;项目区内,人工商品林可以依法依规自主采伐。修复后的林地、水域可以优先进行林权、水权和碳排放权交易。推动绿色基金、绿色债券、绿色信贷和绿色保险统筹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修复。


打造特色鲜明的“湖北样板”


湖北地处长江中下游,长江汉水润泽全省,大小湖泊星罗棋布,是三峡水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但随着城市化发展,全省湖泊数量不断减少,江河水质质量下降,为达到建成生态省的目标,环境保护迫在眉睫。


何开文指出,为进一步擦亮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品牌,未来将打造特色鲜明的“湖北样板”,全方位提升创建水平。


湖北长江、汉江、清江干流水质要有所提升并保持II类,将后续加快实施长江大保护“6+4”攻坚提升行动,不断提升长江生态系统稳定性和质量,持续推进长江经济带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自然保护地“绿盾”监督、入河排污口监测溯源整治、“三磷”排查整治等专项行动,确保水环境安全,守护“一江清水东流”和“一库清水永续北送”。


2018年以来,国家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湖北省的47个问题,已按照计划完成整改销号45个,全省建成联网水质自动站192座、城市空气自动站169座、土壤监测点位达6000余个,覆盖全省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建成。


何开文表示,湖北将把生态示范创建与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长江大保护等重要战略任务结合起来,协调推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力争2025年基本建成生态省。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