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智库观点 >  正文

杨灵叶: 将ESG融入商业设计,是企业可持续发展新方向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时间:2022-09-23 11:17:09

字号

原标题:专访阿里巴巴集团ESG和双碳总经理、阿里巴巴可持续发展管理委员会委员杨灵叶: 将ESG融入商业设计,是企业可持续发展新方向


随着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和我国“双碳”目标的推进,重视低碳发展与ESG成为国内企业的共识。


作为大型平台互联网公司,阿里巴巴在碳中和领域动作频频。继去年提出碳中和目标之后,今年以来阿里巴巴相继推出助力企业减碳的“能耗宝”及鼓励消费者减碳的“88碳账户”,以数字化助推个人、企业减碳活动。


近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的首份系统性ESG报告显示,2022 财年,阿里巴巴温室气体总排放量为1324.9万吨,通过能源结构转型减碳 61.99万吨。其中,“碳排大户”阿里云数据中心用电中已有21.6%来自清洁能源。本次报告重点提出了“阿里巴巴ESG七瓣花”,即ESG七大行动方向,包括修复绿色星球、支持员工发展、服务可持续的美好生活、助力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社会包容和韧性、推动人人参与的公益、构建信任。


近日,阿里巴巴集团ESG和双碳总经理、阿里巴巴可持续发展管理委员会委员杨灵叶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只有把社会责任变成商业设计的核心要素,并通过科技和商业创新,才能让可持续发展驱动企业的发展。这意味着要把ESG目标融入到战略规划、业务定位、运营策略中,实现ESG和商业的有效融合。 


“以用户为起点,向商家和企业传导绿色低碳价值观,进而以商业、机制的力量让整个生态往绿色低碳循环的方向迭代演进并带来持续的减碳。同时,供给侧转型升级也进一步让用户侧践行低碳生活方式成为可能,形成供需咬合的飞轮效应转型,才是一个更符合商业逻辑且可持续的路径。”杨灵叶说。


(阿里巴巴集团ESG和双碳总经理、阿里巴巴可持续发展管理委员会委员杨灵叶)


冀15年累计减碳15亿吨


《21世纪》:2021年,阿里巴巴集团发布了碳中和报告,宣布不晚于2030年实现自身运营碳中和,并协同上下游价值链实现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降低50%。阿里具体实施了哪些实现碳中和的举措?


杨灵叶:去年12月份,阿里巴巴作了碳中和承诺:一是不晚于2030年,范围1和范围2达成自身运营的碳中和;二是实现范围3碳强度减半,以及云计算范围1、2、3的碳中和,给社会提供一朵绿色的云;三是我们也开创性地提出范围3+的目标,推动消费者和供给侧形成绿色商品和生活生态。希望在2035年前,用15年的时间累计减碳15亿吨。


围绕这三个目标我们在每个环节做了很多工作,如盘点阿里的碳排放现状,进一步围绕产出碳排放的每一个环节,对减碳进行科学论证和研究,明确可以优先在哪些环节、行业的关键领域进行节能减排、提升效率,同时也大力开展能源转型、储备新技术等方面的工作。


此外,围绕范围3+,我们没有急于奔着15亿目标开始奔跑,而是优先选择做了系列基础工作,包括联合专家机构明确范围3+的科学定义、厘清科技平台赋能和带动商业生态减碳的路径、确定计量范围3+减碳量的原则;共同探索个人减碳领域的基础碳计量方法学、寻找构建低碳生活方式的典型场景;联合品牌探索商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和不同品类的减碳环节、寻找赋能B端企业减碳的场景路径等。这三大类基础工作问题都非常具体,也是在社会面达成广泛且有效参与减碳的基本问题,具有长远而深刻的意义。


同时,我们也认为,不能等所有基础设施全部完工、标准尘埃落定,才开展上层机制。因此,我们也加快思考如何围绕平台鼓励引导用户减碳,并沉淀了70多个减碳的场景方法学,推出了“88碳账户”,以便利、带动用户随手减碳,向低碳生活方向转型;围绕平台用科技的力量赋能企业减碳,推出了“能耗宝”,以帮助企业用数字化的手段开展能源效率管理,不断优化实现减排。


《21世纪》:根据阿里巴巴ESG报告显示,范围 3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2022 财年能够准确计量的排放量约为 787.7 万吨,远远大于范围1和范围2之和。为什么范围3的碳排占比体量这么大?对此有哪些解决方案? 


杨灵叶:这个要从阿里的业务属性讲起。阿里既有科技行业形态,也有零售业和物流、供应链等业务的形态。我们范围3排放的体量和我们的主营业务阿里云、菜鸟物流和零售(尤其线下零售业务)的发展阶段和规模是相匹配的,其中包括电商外购的运输和配送服务中的燃油消耗、租赁数据中心的外购电力、包材和耗材的使用及员工差旅等。我们本着严谨和透明的原则,对目前可以准确计量的8个类别的范围3碳排放做了科学的盘查、完整的披露和第三方专业认证。我们范围3排放披露中覆盖的种类以及获得的合理认证(Reasonable Assurance)的水平在国内企业中是领先的。


不同商业业态的碳排放体量差异是巨大的,其减碳的难度、路径和节奏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在目标设定上做了尽可能完整和科学的论证和计量。未来,我们也将在当前的盘查基础上,不断提高范围3排放的科学计量水平和盘查类别的数量。


《21世纪》:阿里巴巴提出的范围3+与范围3有什么关系?如何助力上下游供应链及范围3+实现碳中和?


杨灵叶:环境问题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在碳中和这个话题面前,没有一家企业或个人能够独善其身。也就是说,脱离全社会绿色转型这样的大背景以及价值链上下游企业的意愿、能力和行动,是无法达成我们自身碳中和的。因此,在碳中和目标牵引之下,企业自身可以是中和的主动需求者,同时也必然是其他利益相关方乃至全社会碳中和的被要求者。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家企业的碳中和目标是否提前于全社会碳中和的进程,既是企业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也是企业在同业中先进性的象征。


近年来,企业逐渐意识到,不仅在自身价值链内应该减排,还应通过影响业务生态系统中更广泛的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温室气体减排、开展气候行动,这一点对平台类企业更加关键。


对于不同的企业来说,互相之间的范围1、2、3是重合的,比如发电企业的范围1排放是用电企业的范围2排放。阿里巴巴的范围3排放往往是我们价值链上下游企业的范围1、2和3排放,范围3+则包含了我们平台上企业和用户的范围1、2、3排放。


在我们的ESG报告中,范围1、2和3被称为企业自身和价值链排放,而范围3+则专指来自于公司范围1、2、3之外、更广泛的生态系统的排放。 


以电子商务平台型企业为例,由于电商企业本身对平台上非自有的店铺销售的产品及服务没有直接的所有权,其交易的产品和服务所产生的排放并不被计入平台企业的价值链排放,因此也不在其范围3的排放清单中。这部分排放属于该企业更广泛的生态系统,与范围3+概念契合。 


我们提出范围3+概念及相应的减排方案和减碳计量方法学,旨在帮助阿里巴巴集团及其他企业更加系统性地了解自身在价值链之外的积极气候影响力,同时激励更多企业开始关注价值链之外排放,并有针对性地展开行动。我们期冀通过对这些影响的测算和评估,企业可以在气候危机背景下的新竞争格局中获得全新的视角,展现更大的气候雄心,为应对气候挑战不断推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以ESG为标尺推进“102年”目标


《21世纪》:阿里刚刚发布了2022年的ESG报告,提出要以ESG为核心战略牵引企业“102年”发展目标。关于ESG信息披露方面,阿里目前的业务状况如何?互联网公司应该更注重哪些方面的披露?


 杨灵叶:8月29日,我们正式发布了《2022阿里巴巴ESG报告》。未来,我们希望大家可以通过两份报告来了解阿里巴巴,一份是财报,展现企业经营情况,另一份就是ESG报告,展现的是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价值。这份报告是阿里巴巴首次面向公众系统性地展现阿里在环境、社会价值、公司治理上的思考及进展。


这份ESG报告一方面对过去阿里巴巴在ESG方向的进展和现状做了整体陈述,另一方面围绕ESG的主要方向做了新的战略规划,既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的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契合,也包含了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等具有中国内涵的议题。


关于ESG信息披露,我们在数字化系统、组织保障两大方向展开。阿里巴巴ESG和双碳数字化管理系统一期已经上线应用,以此有效管理ESG战略目标的设定和推进落地。以“双碳”目标落在阿里云为代表,包括绿电采购量、清洁能源使用效率的提升,在过去一年卓有成效,阿里云的所有用电中绿电比例达到21.6%,阿里云自有数据中心的PUE达到了1.247,在亚洲居于领先地位。整个2022财年,我们范围2的减碳量将近62万吨。2022年,阿里巴巴清洁能源交易超8亿千瓦时,相比2021年全年已经实现超150%的增长。今年7月初,我们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围绕碳中和和能源数字化展开全面合作。


作为一个平台型的企业,阿里巴巴碳中和目标的设定要和自身业务形态匹配,我们也在分类型、分行业分析各个领域内的减碳需求和解决方案,力争做到行业领先水平。


组织保障上,阿里成立的可持续发展三层治理架构已经运营了9个多月,在董事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集团可持续发展管理委员会之外,集团ESG策略和运营团队以及所有的业务单元ESG的一号位及其团队,整体构成了ESG工作组。基于ESG和双碳目标系统,去做目标和重点项目的管理,由此对应项目业务推进。举例来说,“88碳账户”这样一个项目,覆盖阿里的生态内所有APP,是协同非常广的超级项目,只有建立在ESG作为阿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战略基石的基础上,这样的项目才有可能做到。 


《21世纪》:仓储、运输和包装是物流环节碳排放的主要来源。阿里在ESG报道中提出不晚于2030年将所有短途物流车替换为电动车,目前这项工作规划如何?陆地运输电气化在不同国家的实现有哪些差异点和难点?


杨灵叶:未来菜鸟的物流一定是往电气化和智能化发展。目前智能化方面有了短途运输的小蛮驴,今年夏天自动驾驶卡车大蛮驴也在浙江湖州开展路测。


运输系统电气化的实际推动会有一些现实困难,一个是技术能力,另外还需要基础设施例如充电桩的普及。各个国家、不同区域目前已有这种发展共识,我们接下来会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推进各地节奏。


在东南亚,基础设施条件跟国内很不一样,我们的子公司Lazada做了有针对性的规划,在考虑了东南亚不同国家之间基础设施、互联网发展情况,对现有的区域物流进行数字化改进,在基础设施不变的情况下,提升了东南亚的运输效率,这些工作能有效帮助区域电商行业的发展。


《21世纪》:自2017年起,菜鸟网络就开始在智慧物流园内配备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并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有铺设条件的菜鸟物流园区全面完成光伏铺设。目前,光伏设施生产的用电量,占园区总用电量的水平如何?光伏铺设工作进程如何?未来储能方面将如何发展?


杨灵叶:目前我们已经有了业务方面承诺和终极目标,速度和节奏实际上还在摸索。在推进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短期商业上的挑战、基础设施、技术能力的动态变化。截止到去年年底,有6个菜鸟物流园区铺设了光伏,也有明确的计划。


未来,阿里有三大推进方向,也是我们目前迫切在做的。


第一,新能源转型是达成碳中和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尤其是范围1、2。我们用了半年时间跟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深入沟通新能源的解决方案,特别是探索包括阿里云,各区域不同的IDC服务器机房情况等,这是阿里在电力上对新能源的探索和布局。


第二,节能减排指标需要落实到阿里自身运营的每一个细节中,包括使用更高效的设备,将燃油车更换为电动车,依据最新标准技术规范规划和建造园区和建筑,以及云计算提效,利用菜鸟仓储空间铺设屋顶光伏等。我们也发布了供应商的ESG承诺的倡议,有超过1万家供应商已经加入。同时也在探索和布局碳消除和碳捕捉技术,开展专项性的研究课题。


第三,我们要实现范围3+的目标,需要在阿里平台建设的能力基础上,跟用户、平台上的企业共同探索如何实现,同时又能带动生态伙伴和企业的更多上游企业。


这些工作需要同时开展基础能力建设,比如阿里自身碳排放盘查等数字化,以及基于盘查的目标管理进度,形成对应的策略和洞察,我们将类似这样的项目作为集团层面的重点。在未来一年,预计这类项目将会有十个以上,我们期待在下一次ESG报告发布时它们会成为行业内领先的亮点,与各方共享。


《21世纪》:阿里在自身强大的数字化基础之上,能够赋能企业做哪些可持续的商业化尝试?


杨灵叶:ESG披露很重要,我们更希望将企业ESG融入到商业设计里,以结合生产和生活场景,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而不仅仅将它看作一个被量化的合规性行为。企业在承担和解决这些社会责任的时候,也能够找到自身巨大的发展机会和空间。


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采购、人员管理等环节,我相信任何一家平台或者科技类企业都无法帮助解决所有问题。阿里在经营和营销层面跟企业的连接较为紧密,类似的能源产品,阿里云有面向企业端的产品“能耗宝”,帮助企业做能源管理的数字化,通过数字化洞察企业在能源使用过程中可以提升的方向,针对提升的方向帮助企业建立提高能源效率、实现碳中和等机制,帮助企业看到其碳排放的总量和来源,智能化采集企业在生产经营包括管理过程中各种的碳排源头。目前已有近1700家企业在深度使用“能耗宝”,依托阿里云的优势,在IOT智能采集数据、数据的智能化处理和展现方面,具有很强的科技属性。


阿里“能耗宝”和ICBU(国际贸易事业部)背后有大量的工厂,我们正在做生态内的业务连接。部分外贸型企业可能要应对欧洲碳关税,自身也有减排意愿和前瞻,就可以通过能耗宝满足能源数字化需要。


此外,阿里平台上有千万级的零售企业,也有运营商、代运营商企业,阿里一直有如何去服务好中小微企业的思考。节能是目前企业的能源转型的第一诉求,也是自发减碳的最大动力。我们认为,要用社会价值和用户价值为减碳提供更多动力,这才是终极的且更有商业逻辑和可持续的。


减碳的核心是数字化,对企业来说,只有当其成为商业模式的一部分,才有动力克服由此产生的成本。阿里正在结合自身业务形态打通用户的生活场景和减碳活动,而不是专门开辟一个APP让用户报到减碳。


“88碳账户”培养个人减碳习惯


《21世纪》:阿里巴巴推出的“88碳账户”有怎样的定位、功能及应用场景?阿里巴巴在个人碳账户的标准制定、碳核算计算方法、碳账户数据收集上,有怎样的考量和贡献?


杨灵叶:当前居民碳排放占比40%以上,家庭、个人的减排,以及减排意识树立非常关键,国家也在鼓励做低碳生活的转型。但每个人每天的一些具体行为的减碳量往往只是几克、几十克量级,长尾用户的小微量级减碳行为要产生聚集性的效益并非易事,所以达成个人减碳的方向非常值得探讨且需要一个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可以预见,在八大重点碳排行业的减排持续推进和有效解决之后,最终国家碳中和的决胜之战,可能就是在个人和中小企业这样的长尾领域。同时,个人减碳具有对上游的传导效应,大量居民的日常低碳消费偏好能够带动企业、工厂等供给方从源头实现清洁能源的使用和自身的综合减排目标。这种传导效应的价值远大于用户的减碳量。


个人减排无法用指标配额进行管理,需要用户自发自愿,生活中减碳成为习惯才是更可持续且能够规模化的。因此,我们依托阿里丰富的场景,把用户在饿了么、闲鱼、高德、菜鸟、淘宝等各种app上已经在发生的、潜在的减碳汇聚在同一个账户“88碳账户”,使其可以被记录被计量,并得到对应的激励。


具体来讲,它是以“1+N”母子账户的形式呈现,核心是以消费者为中心,构建吃穿住用行低碳生活全貌,1是“88碳账户”作为母账户,N是阿里巴巴旗下丰富的不同功能的APP,例如高德、淘宝、闲鱼、饿了么等。同时,由open c+ 碳计量服务平台提供方法学和碳计量。消费者可以在各个APP自己原有的行为路径中选择低碳行为方式,比如在饿了么点餐时选择少使用一次性餐具。也可以在“88碳账户”内参与随手减碳的行动,例如随手关灯、空调26度。用户参与减碳行为的同时,会点亮相应场景的“碳宝”荣誉勋章,随着行为增多和碳量积累,碳宝的形象还会随之升级。积累的碳量可以兑换多种权益,例如低碳红包、低碳商品的优惠、低碳商品试用小样等。


减碳的前提是数字化,在个人减碳能够做到进一步的科学计量且实现可交易之前,难点不在于多计,而在于大家做得还不够。对普通用户来说,减碳行为在不同的平台上获得计量和激励,至少比没有减碳意识要好得多。同时,各个平台其实存在很大的减碳统计差异,计量的科学性和重复计算反而更有利于用户自发养成减碳习惯。


《21世纪》:根据相关规定,控排企业为达成减排目标可以向实施碳抵消活动的企业购买核证量,抵消自身碳排放。CCER市场的重启会给互联网企业带来哪些市场机会?阿里巴巴在CCER方面有哪些尝试? 


杨灵叶:我们期待CCER的重启。阿里的角色首先是碳汇的需求方,业务形态决定了我们的优先级是先节能,同时提效减排,在此基础上进行新能源转型和整体升级,会有小部分比例的剩余排放以购买碳汇的方式去抵消,比如线下零售门店不可避免的制冷产生的排放。在阿里现有的业务形态里,我们会尽量控制需要以碳汇抵消来实现中和的比例。


我们也期待更广泛的碳普惠交易的创新突破,如在范围3+方向上带动生态减碳。在坚持用户减碳量所有权归属于用户的前提下,我们希望用平台的基础设施和机制的力量,为用户和企业创造更好更简单的方式科学计量减碳。数字化使得今天用户的吃穿住用行等场景的减碳成为可能,依托阿里已有的丰富生活场景,我们也责无旁贷要去做。在这个方向上我们希望“聚合向善”,激励用户减碳行为,这也是我们目前正在推进的工作。


《21世纪》:据了解,有部分企业已打通用户的碳减排与碳交易市场,使得对个人减排的激励不再仅是由平台补贴,而是变成一种真正由碳交易市场买单的可持续行为。目前,阿里巴巴在个人碳账户方面,怎样将用户与碳交易市场较为有效地结合?如何看待个人碳账户在碳交易市场未来的应用与发展?


杨灵叶:在用户产生的碳减排量归属用户的前提下,我们希望通过”88碳账户“为个人用户提供低门槛、低成本、多元化的碳减排成果。从“88碳账户”酝酿的第一天开始,我们就和各地碳交所、各地政府保持非常紧密的联系,尝试推动部分减排行动进入碳交易,这个链路的走通,对用户减碳,将是莫大的肯定和激励。


比如,在低碳出行方面,高德与北京市交通委合作推动“北京交通绿色出行一体化服务平台”(北京MaaS平台),引导用户使用公共出行工具。2021年,高德为用户完成了基于核证绿色出行MaaS平台减碳额度2.45万吨的交易。我们也正在推进参与广东的碳普惠交易。


我们也认为,个人减排行为的激励,依然需要平台自身去构建激励机制。现阶段,个人减碳相关的碳市场交易频率相对较低,单纯依赖碳交易激励会减少市场的可持续性和规模化。


我们设定了一些模式,比如用户减碳20克可以兑换一个低碳商品优惠购物券等。首先,用户的减碳行为值得获得激励。其次,激励仅适用于低碳商品,由此能够带动用户传递性的价值,而这些价值可能是碳交易环节不太能够触及到的。


用户可以在个人碳账户平台获得充足的激励,甚至成为KOL减碳达人,进行减碳社交,让减碳成为时尚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我们以比较长期的初衷做这样的设计,让用户和供给方在我们的平台上能够互相串联起来,能够串联的更好。


《21世纪》:阿里巴巴与部分城市在个人碳账户方面是否有战略合作?


杨灵叶:“88碳账户”已经与多个城市展开了多种形式的合作。我们做了“88减碳周”的创意,跟北京、广东省做联合试点倡议。市民的吃穿住用行可以在“88碳账户”做减碳量排行,然后优先选出真正有效且适用于当地的减碳场景。各个城市的减碳,包括碳量计算、适用的减碳场景都有差异,因此分区域减碳在所难免。


我们跟浙江湖州也做了助力会议碳中和的创新,以会议为锚点向市民倡导减碳。以阿里的场景为依托,我们也推出了open c+,沉淀了类似低碳出行、购买节能家电、点外卖无需餐具这样的减碳方法学70多项,希望这些减碳场景方法学越来越多,未来面向各方全部免费开放。另外,如果地方碳账户需要更多的场景的科学计量,我们可以提供帮助,共同让用户形成减碳习惯,实现理念转变。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