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智库观点 >  正文

【资政建言No.5】刘涛:学习贯彻政府工作报告精神—— 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来源:生态中国网 时间:2023-03-06 14:14:47

字号

资政建言1.jpg

资政建言2.jpg



以下为《学习贯彻政府工作报告精神——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挑战与实现路径》文字版全文:


学习贯彻政府工作报告精神——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发展取得来之极为不易的新成就。五年来,我们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稳步推进节能降碳。统筹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优化能源结构,实现超低排放的煤电机组超过10.5亿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由6.5亿千瓦增至12亿千瓦以上,清洁能源消费占比由20.8%上升到25%以上。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下一步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工作目标。为了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加强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技术研发,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等若干重要工作任务,我们面临挑战、迎来机遇并开辟路径。


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所面临的挑战


当前,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主要挑战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村环境基础建设不足。农村环境整治是今年两会首次提及的工作任务,相对于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快速发展,农村环境基础设施仍然十分薄弱。在中国农村和污水、垃圾、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等收运、处置设施能力和监测监管能力显著不足,主要靠政府财政资金投入来推动,融资较难;同时由于农村空心化相对比较严重,再加上整体老龄化程度高,设施投入以后使用效果欠佳,也缺乏专业人员去维护,导致没能达到运行效果。


二是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进入攻坚期。长江三峡生态修复工程、黄河生态保护和高效节水工程、大兴安岭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等系列工程在过去5年取得巨大的生态保护成就,在进一步工作推进中,多为生态破坏严重,历史欠账多,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此外,生态系统工程还面临着气候变化可能会导致气候异常、灾害性天气和生物多样性损失,进一步加剧生态系统退化。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资源,但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和冲突性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挑战。需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障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的需要,也要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等重大挑战。


三是建设新型能源体系需要多方协调推进。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涉及到能源生产、转换、传输和利用等多个领域,因此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


建设新型能源体系需要依靠先进的技术和科研支撑,但在某些能源技术领域的科研力量较弱。需要加强技术和科研投入,提高国家新型能源应用、智能调度及储能利用等前沿技术。建设新型能源体系需要促进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加强新能源的利用和传输,同时减少传统能源的消费和排放,这需要价格机制,新型能源的支持。


新型能源体系的建设需要区域和国际合作,因为新型能源的装备制造、专利技术、应用场景和资源分布的全球不平衡差异巨大,需要积极开展能源技术和产业体系的协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挑战。


新型能源体系的建设需要相应的管理和政策支持,包括产业政策、税收政策、环境政策、能源规划等方面。需要完善政策体系和管理机制,促进新能源的发展和利用。


四是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仍然处于初级水平。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在实际应用中还面临规模和效益问题。当前中国循环经济的规模还不够大,利用效益也有待进一步提高,需要推动市场整合,促进产业规模经济显现。


在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过程中,企业需要采用新的技术和设备,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另外,节约和集约使用资源也需要企业进行一定的投入,而这些投入可能会降低企业的竞争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经济效益并不能直接体现在企业的经济利益中,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经济补偿机制,鼓励企业积极开展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行动。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些经济补偿机制还不够健全,激励企业进行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效率低下。


五是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和经济恢复的潜在矛盾。经济恢复需要大量的投资,但在投资方向的选择上,部分高耗能的投资或消耗钢铁、水泥的大型基础设施工程可能与节能降碳的目标存在矛盾。传统的高耗能和高排放的产业可能在经济恢复中扮演重要角色,这与节能降碳的目标不相符。经济恢复需要短期的利益回报,但是节能降碳和可持续发展是长期的目标。一些企业和投资者可能会把短期利益看得更重要,忽视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和节能降碳的目标。


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实现路径


为应对这些较为严峻的挑战,在完成今年5%经济增长目标的前提下,为进一步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我们建议的实现路径为:


一是促进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需要加大对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的投入,加强技术和科研力量的支持,加强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加强社会参与度和宣传工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同时,政府需要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保障生态环境的安全和稳定。这些挑战需要通过跨学科和跨领域的协同合作,才能更好地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


二是注重科技创新、完善政策体系和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紧密结合生态修复工程攻坚期与巩固期的特点,需要注重科技创新、突出重点区域和领域、完善政策体系、推进市场机制、加强监管和执法等方面的工作,提高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的工作效果和效率,实现生态环保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同时,还需要加强社会动员和宣传工作,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关注生态环保的良好氛围。


三是加大投入、国际合作和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对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投入,加强技术和科研力量的支持,加强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加强区域和国际合作,推动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同时,政府需要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保障能源安全和环境安全。这些挑战需要通过跨学科和跨领域的协同合作,才能更好地推进新型能源体系的建设。


四是推进商业模式和产业链的创新。促进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产业引导,加强制度环境和政策支持,加强技术和科研投入,推进商业模式和产业链的创新,加强人才培养和社会宣传教育,建立健全的监管和执法机制等。这些措施需要在跨学科和跨领域的协同合作下,加强与各方面的合作,推动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五是优化投资方向和产业结构、鼓励和支持绿色技术和绿色产业发展。要了解决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和经济恢复之间的突出矛盾,需要在政策和措施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加强科学决策,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利益和需要,制定有利于节能降碳和经济恢复的政策措施,优化投资方向和产业结构,加强激励措施的引导作用,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经济的发展。同时,政府还需要加强对相关行业和企业的监管和管理,规范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行为,鼓励和支持绿色技术和绿色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


作者:刘涛(1985—),经济学博士,河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低碳发展蓝皮书《中国碳中和发展报告》副主编、生态林业蓝皮书《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报告》副主编,中国生态智库科研助理,主要研究方向:区块链技术,市场体系建设。


《低碳发展蓝皮书——中国碳中和发展报告(2022)》成为中共海南省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推荐书目(第二批)( http://www.eco.gov.cn/news_info/56497.html 


image.png


编辑:孙铭雨 刘基伟


(《资政建言》征稿启事网址:http://www.eco.gov.cn/news_info/61676.html )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