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甘肃省生态环境厅与甘肃省气象局开展了交流座谈会,此次座谈会形成“主动、互动、联动”的新工作机制,双方在信息互通、污染天气监测、气象条件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的评估及空气质量预报等方面加强合作,共同建立快捷及时、准确可靠、长期稳定的信息共享机制。
在2024年北京市空气质量新闻发布会上,北京空气质量交出亮眼“成绩单”:优良天数历年最多、重污染天数历年最少,与“北京蓝”关系最为密切的指标——PM2.5,也连续四年稳定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江苏坤纬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一体化多介质催化废气处理装置”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22219168 U,申请日期为2024年2月。
11月,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32.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4%;PM10平均浓度为5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5%;O3平均浓度为101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3.1%;SO2平均浓度为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1%;NO2平均浓度为2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7%;CO平均浓度为0.9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0%。
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局长赵群英今天在该部发布会上介绍,重污染天气应对和严控移动源污染排放,是大气监督帮扶工作的两个重点。这意味二者也是当前空气治理的重难点。
财政部近日印发《关于提前下达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资金预算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明确,本次下达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资金204亿元,用于支持开展减污降碳等方面相关工作。
12月下半月,京津冀及周边区域北部、东北、华南及西南区域大部以优良为主,局地部分时段可能出现轻度污染,京津冀及周边区域中南部、长三角区域、汾渭平原及西北区域大部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局地部分时段可能出现中度污染。其中,河北中南部、山东大部、河南大部、长三角中北部局地、山西中东部及南部、成都平原及四川南部个别城市可能出现重度污染。受沙尘天气影响,甘肃河西地区和宁夏中北部可能出现轻度污染。
12月10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方案》,针对珠三角地区及清远市等重点区域,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结构优化调整,强化多污染物协同减排、面源污染防治,加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提升大气环境管理能力。方案自印发之日起执行,有效期为5年。
12月3日,大连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大连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内容指出,以降低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主线,加强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大力推动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减排,持续推进空气质量巩固改善。到2025年,全市优良天数比率和PM2.5浓度达到省考指标,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不超过0.6%;氮氧化物和VOCs排放总量分别比2020年下降10%以上。
12月上半月,全国大部空气质量以优良为主,局地部分时段可能出现轻度污染,京津冀及周边区域中南部、长三角区域中北部、华南北部、四川盆地及陕西关中地区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其中,长三角区域中北部局地、河北中南部局地、湖南中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及天山北坡部分城市可能出现中度污染。受沙尘天气影响,甘肃河西、陇东地区及宁夏中北部可能出现轻度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