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热点聚焦 >  正文

聚焦二十大丨5场集体采访31个代表团,哪些生态环保话题被频频提及?

来源:中国环境网 时间:2022-10-21 11:15:25

字号

10月18日至10月20日,短短三天时间,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举行了五场集体采访,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代表团新闻发言人在采访中介绍各代表团讨论党的二十大报告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记者梳理五场集体采访发现,各代表团在畅谈发展成就、展望美好未来时,生态环保是高频话题;新闻中心的参会记者在现场提问时,生态环保屡屡成为关注的焦点。那么,都有哪些生态环保话题为人津津乐道呢?


话蓝天:99%的“金名片”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阐述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时指出,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蓝天,不仅成为我国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生动见证,也成为我国和各地向外宣介的“金名片”。


在首场集体采访上,北京市委常委、秘书长赵磊用北京的蓝天拉开了序幕。他向记者们报告了一个喜讯:截至目前,北京PM2.5的平均浓度已经降到了29微克/立方米,在党的二十大会议开幕的当天,北京PM2.5已经低到了1微克/立方米,创造了历史同期监测到的最好水平。


“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把‘大会蓝’变成北京的‘常态蓝’‘天天蓝’。”坚定的承诺源于北京的实力和底气。近年来,北京一微克一微克地抠,重污染天数也从2013年的58天降到了2021年的8天。


蓝天不仅是北京的名片。说到“离天最近”的西藏,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务副书记庄严表示,西藏深入实施《西藏自治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条例》,7个地(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在99%以上,蓝天白云就是西藏亮丽的名片。


图为西藏自治区的纳木错景区。 邹祖铭摄


99%,并不是西藏的专属词。海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沈丹阳在集体采访中表示,海南全省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一直保持在99%以上的水平。他畅想:“PM2.5浓度,再过几年我们可能就降到个位数了。”


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福建,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彦表示,现在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9.2%,一年365天当中,优良天气的天数超过362天。他开心地说:“在福建,我们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开心地做着工作,所以有人也讲,在福建空气都是甜的。”


与福建一山相隔的江西,也享有着甜甜的空气。江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庄兆林表示,2021年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6.1%。“许多来过江西的朋友都说,走进江西,开窗见绿、推门见景,连空气都是甜的。”


话碧水:水质好不好,就看动物有多少


江西的“甜”不仅来自空气,还来自润养着万物的碧水。庄兆林说,全球98%以上的白鹤每年在鄱阳湖越冬,“微笑天使”江豚再次逐浪南昌英雄大桥,2021年,全省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95.5%。


同饮长江水的湖北,也守护着1061公里的清净。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许正中表示,近年来,湖北推进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破解“化工围江”的问题,在长江沿岸整治了12000多个排污口并且持续跟踪,累计关改搬转化工企业443家。现在长江干流湖北段的水质保持在II类,丹江口水库水质始终保持在II类以上。


“我本人也是湖北第三大湖泊长湖的湖长。我们要定期巡湖,而且还用上了无人机监控、红外遥感,水质一有变化马上可以反映出来。”许正中说的正是湖北率先实行五级河湖长制、林长制,正是这一系列的制度保证了湖北的河畅水清。


处于同为“母亲河”的黄河流域,为了保障“一河净水向东流”,甘肃也下了不少力气。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永霞表示,近年来,甘肃系统编制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坚持涵养水、保持土、治理沙三管齐下,加快实施黄河首曲湿地保护修复、陇中陇东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等重大项目,实施“黄河清废”行动,黄河流域甘肃段41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92.68%。


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白玉刚表示,近年来,山东省大力实施黄河三角洲湿地修复工程,湿地面积达到了1130平方公里,比过去增加了20%。目前,黄河三角洲鸟类从187种增加到371种,现在黄河三角洲是东方白鹳全球最大繁殖地。


图为山东省青岛市的海岸边。 邹祖铭摄


湿地修复,天津也有话说。天津市委副书记金湘军表示,天津对875平方公里的湿地进行恢复、修复,过去七里海的东方白鹳大概只有几只、十几只,到今年春天已经有4000多只了。


水好了,不仅鸟知,还可能会引来极濒危动物——青头潜鸭。河北省委副书记、秘书长廉毅敏表示,近年来,雄安新区加快恢复白洋淀“华北之肾”功能,一体推进补水、清淤、治污、防洪、排涝,划定了鸟类的栖息地。前段时间有一个网红鸭子叫“青头潜鸭”,是极濒危动物,现在已经在雄安栖息繁育,整个淀区的水质稳定保持在三类以上。


在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中华水塔”之称的青海省,湟鱼现在的总量已经达到10.8万吨,是保护前的42倍;“高原精灵”的藏羚羊,从1万多只增长到现在的7万多只。


青海省委常委、西宁市委书记陈瑞峰介绍道,十年来,三江源区水源涵养量每年增长6%,每年向下游输送水900亿立方米,重要的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十年来,青海的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提高了11个百分点,现在已经达到了57.8%,国土绿化新增林地是1800万亩,湿地面积达到了8万多平方公里。


“要打好黄河母亲河大保护的接力赛。同时,统筹推进生态治理、产业转型、民生改善等重大工程。”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金科说。


当然,蓝天碧水下,脚下的土地也值得关注。黑龙江省委常委、副省长,省政府党组副书记沈莹表示,黑龙江全力保护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梨树县的7月22日作为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日,并在全国率先出台保护黑土地的地方性法规,进一步总结推广“梨树模式”。


话绿色协同:碧水蓝天一起享,国家大计共奋进


“才饮巢湖水,又食东海鱼,万里长江随时渡,极目楚天舒。”在集体采访中,浙江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王纲套用毛主席的词谈到了长三角一体化已变成美好现实。


长三角一体化,绿色协同何其重要。


上海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赵嘉鸣表示,聚焦围绕生态发展,三省一市统筹政策措施,凝聚发展合力。江苏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张爱军表示,江苏围绕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特点,与其他兄弟省市一起组建了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链发展联盟,还在太湖流域综合治理上统一行动。


近年来,三省一市的绿色协调篇章也在不断谱写:《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碳达峰实施方案》正式实施,提出到2025年,示范区内的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三地力争整体能耗强度较2020年降低15%左右、碳排放强度下降20%以上。浙江、安徽两地联动实施了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开创了我国建立跨省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的先河......


看到长三角一体化的合力向前,安徽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郭强打趣地说:“安徽经历了从‘旁听生’到‘插班生’的过程,最后成为‘正式生’。”


绿色协同的生动故事,还发生在京津冀区域发展的道路上。


“北京密云水库的上游潮河、白河、天津于桥水库的上游沙河、黎河,河北出境的断面水质都是达到或优于二级,清凌凌的水进密云、进于桥。”在集体采访中,廉毅敏说道。


这背后离不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推动。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三地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各自成立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从规划编制,到转变观念,再到打破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三地实现了“众乐乐”。


图为北京市百花山,靠近河北省蔚县。 邹祖铭摄


廉毅敏指出,河北建设“三区一基地”,其中一个就是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今年1月—9月,河北PM2.5平均浓度34.2微克/立方米,所有的市都已经退出了全国重点城市环境质量监测的后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取得了突出成效。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础越来越实、前景越来越好。廉毅敏说,现在有一句话叫“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正在成为一个新的时尚。


在生态环保开展深度合作的还有特别能吃辣的重庆、四川。重庆市委常委、秘书长罗蔺表示,两年多来,川渝两省市积极配合国家有关部委编制7个规划,两省市联合编制13个规划(方案),进一步细化、实化了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施工图”和“路线图”。


两年的时间,川渝联合制定了大清流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联防联治方案,携手设立了全国首个跨省市的川渝河长制联合推进办公室,联合印发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气象保障规划》,还共同办理了跨界污水直排事件、危险废物转移事件,可谓“CP”感十足。


话转型:找准能源发展优势,打好产业规划“牌”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影响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大局。近年来,我国各地在“转型”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先看沿黄各省区,如何利用转型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在集体采访中,白玉刚表示,山东制定贯彻国务院《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 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具体实施措施,把中央给山东的政策优势全面转化成创新发展优势。这几年,山东大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关停“散乱污”企业11万家,化工园区从199家减到了84家,这84家正在向高端化工集中转变,煤炭消费下降13.8%。同时,风电、太阳能快速发展,生物质电能、水电作为补充,能源结构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


山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吉福在集体采访中表示,山西产业转型是要变“一煤独大”为“多业支撑”。在未来,将在能源领域发挥优势、率先突破,推动能源领域煤炭和煤电一体化发展、煤电和新能源一体化发展、煤炭和煤化工一体化发展、煤炭产业和数字技术一体化融合发展、煤炭产业和降碳技术一体化推进,加快实现煤炭由燃料向原料、材料、终端产品的转化。


某沿海地区的风力发电项目。 邹祖铭摄


有的地方,也从“羊煤土气”到“追风逐日”。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黄志强表示,近年来,内蒙古陆续出台了新能源发展规划、电网的配套规划以及调峰布局的规划;高标准规划百万和千万千瓦级的外送基地;重点规划了风光制氢、源网荷储、零碳产业园区、自备电厂绿电替代等六种应用场景,最大程度来消纳新能源;聚焦风、光、氢、储四大产业链,上游发展装备制造业,下游延伸发展制绿氢、绿氨等绿色化工产业。


黄志强说,内蒙古的目标是,到2025年,新能源装机达到1.35亿千瓦以上,并超过火电的装机;到2030年,新能源的发电量要超过火电的发电量。同时,要在全国率先建成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供给体系,在全国率先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除了沿黄地区,吉林省委副书记刘伟表示,吉林省要为重大项目蓄势赋能,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比亚迪动力电池、中车松原新能源基地、吉化120万吨乙烯、西部“陆上风光三峡”、东部“山水蓄能三峡”、大水网、万里绿水长廊、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等一大批重点项目陆续开工建设。


张爱军表示,近五年来,江苏省依法依规关停取缔了各类“散乱污”企业5.7万家,其中关闭退出了4700多家安全环保不达标、低端落后的化工企业。江苏在七大高耗能行业的规模占规上工业比重由2012年的33.5%下降到了去年的29.3%。


在沈丹阳提出的海南为打造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推出的6项标志性工程中,也不乏建设清洁能源岛,有建设零碳示范区,有全省推广装配式建筑。他说,现在海南的清洁能源装机比重已经占到了70%以上,清洁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比全国第一。


话生态富民:家门口的“绿水青山”能悦目、能赚钱


“在今年国庆节前夕,我们三明市将乐县常口村村民集体领到了一笔14万元的收入。当年把他们林产价值进行估价,由三明当地给他们发行了碳票,现在这些碳票通过价值转换获得了补偿,实现了‘碳票’变‘钞票’。”张彦口中的故事,正是三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创新,也是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据介绍,在福建三明,村民们都很珍惜碳票,有的人家还把碳票作为女孩子结婚时候的嫁妆送给女儿女婿。


放眼祖国神州大地,这样的故事并不罕见。


贵州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卢雍政自豪地说:“贵州的生态环境带来的红利,使得我们绿色经济的占比达到了45%。贵州的旅游业在疫情发生前,无论是游客接待的人次还是旅游总收入都位居全国前列,实现了井喷式增长,现在恢复的态势也非常明显。”绿水青山正在成为贵州人民的“幸福不动产”和“绿色提款机”。


图为贵州省黄果树瀑布景区。 邹祖铭摄


在浙江,王纲表示,农民出现了年轻人回乡创业,民宿农家乐各种时尚产业植入,好风景里出现了新经济,隔着玻璃在最好的负氧离子最高的地方有科技型企业、研发中心。


良好的生态环境,一方面富足了人民群众的口袋,另一方面还滋养了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


上海坚持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赵嘉鸣说,黄浦江沿线建成了1200公顷的生态绿色开放空间,还有50多处水岸驿站,这些都为市民提供休闲好去处。苏州河中心城段漫步道也全线贯通,成为最新的网红打卡点。这“一江一河”已经成为今天上海最新的“城市名片”和“会客厅”。


“我们就是想让这座城市更多一些生态和绿色,更多一些环保,也让这座城市更多一些温情、温馨和温度,让2500万市民享有更好的品质生活。”赵嘉鸣补充道,上海还大力推进公园城市的建设,计划在“十四五”期间新增各类公园600座以上,总量要超过1000座。


天津也在“留白、留绿、留璞”,为子孙后代保留一片生态绿色的屏障。金湘军介绍道,天津市委市政府从2017年践行新发展理念,把可以用于工业或者房地产开发的、可以短期内实现一个比较可观效益这么大面积的土地留下来,在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之间的736平方公里的绿色生态屏障。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基本上形成了“三分林、三分田、三分水、一分草”的绿色格局。


绿色发展,人民共享,祖国各地正以先行探路的勇气和担当,探索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共同富裕“新”路径。


新的征程上,全国各地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