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重点要闻 >  正文

世界自然遗产观察丨张家界:峰林深处起和声

来源:央视网 时间:2024-12-11 09:32:01

字号

峰林如海,包罗万象。1992年,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武陵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以此为契机,张家界开始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湖南范式。


32年过去,武陵源核心景区森林覆盖率已达98%,拥有2266种珍稀动植物。群峰之间,绿色绵延,万物生灵在此生息繁衍,和合共生。


有山皆绿、有水皆清的同时,武陵源生态旅游热度持续上涨,年均到访游客超1590万人次,奏响了发展与保护相得益彰的动人和声。


地下溶洞也需要“补水”


在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内,有一处总面积达10万平方米,全长7.5公里的喀斯特岩溶地貌,这就是被中外溶洞专家赞誉为世界溶洞“全能冠军”的黄龙洞。


自1984年正式对外开放以后,黄龙洞以其高阔的洞天、幽深的暗河、悬空的瀑布、密集的石笋等溶洞美景闻名于世,吸引了超过3500万人次中外游客前来参观。


大量的游客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也给溶洞保护工作带来了难题:景观照明灯散发出大量的热能,促使洞温升高;游客释放出的二氧化碳无法依靠溶洞自身的弱风平衡和扩散,二氧化碳溶度上升。


黄龙洞石笋(邓道理/摄)

黄龙洞石笋(邓道理/摄)


“我们发现,溶洞内部石笋的滴水在持续减少,钟乳石景观不断风化变黑。”黄龙洞景区负责人解释,滴水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植被破坏导致洞顶土壤保水和渗水能力下降,减缓了溶洞的发育。


为了恢复洞顶植被,景区首先将黄龙洞所在的1.4平方公里区域由原来的二级保护区调整为一级保护区;同时,对黄龙洞山体的600多亩区域进行封山保护,给予当地居民退耕还林补偿,防止洞顶水土流失。


通过实施一系列的“补水”措施,黄龙洞附近植被覆盖情况有所改善,石笋滴水减少情况大为缓和。


 从易地“搬”迁到易地“安”迁


武陵源核心景区面积达到4810公顷,被称为“自然迷宫”、“地质博物馆”、“森林王国”、“植物百花园”、“野生动物乐园”,是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我国首批世界自然遗产、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天子山、袁家界景区就位于武陵源的这片核心区内,2018年之前,这里仍然散落居住着1000多名当地居民。为保护核心区生态,2018年,武陵源天子山、袁家界启动新一轮易地搬迁工作,317户共1186人陆续搬出,搬迁房屋达9.97万平方米。


故土难离,如何让当地居民“搬”有所“安”成为武陵源的“头等大事”。


“在制定房屋补偿、居民安置、生产生活保障等相关政策的同时,我们建设了搬迁居民安置区和特色商业街区,规划集体经济发展蓝图、搬迁群众共享发展红利模式等。”武陵源区委相关工作人员坦陈,搬迁安置是为了把最好的生态还给自然,在这个过程中群众的利益必须得到保障。



2017年,武陵源区启动了核心景区旅游观光电动车民生工程项目并成立了张家界市武陵源空中田园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搬迁居民按人丁入股,成为新公司的股东。


目前,空中田园景点开发项目总占地面积达24平方公里,已经完成修建了起点丁香榕站、终点老屋场站以及全长4.2公里高标准电瓶车游览专用道,同时购置观光电瓶车43辆,总投资达2600万元,解决搬迁移民就业51人。


“生态+体育”跑向绿色“新赛道”


如何确保世界自然遗产全球突出普遍价值的世代传承?除了完整性、系统性保护之外,合理有序地利用也是世界自然遗产传承绕不开的一个话题。


11月3日,2024张家界马拉松鸣枪开跑,共有来自美国、希腊、肯尼亚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1.2万名马拉松爱好者报名参赛。选手从贺龙体育馆出发,穿越张家界市区,途经鸬鹚湾大桥、澧水河、七十二奇楼、百丈峡等地标美景,最终抵达世界自然遗产地——武陵源。


2024张家界马拉松(邓道理/摄)

2024张家界马拉松(邓道理/摄)


对于武陵源而言,这场马拉松的意义,远不止一场跑步比赛。


“一场马拉松赛事带来的效益是全方位的,不仅拉动了旅游、住宿和餐饮等产业的消费,同时还起到了生态保护的效果。”张家界马拉松组委会负责人介绍,“生态+体育”的办赛模式,吸引了更多的人关注并参与到生态保护中来,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同时带动经济发展。


世界级的生态资源禀赋,正是张家界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底气所在。仅今年,武陵源已先后举办第七届“峰林穿越”自行车挑战赛、XTERRA越野跑世界系列赛、2024年张家界黄石寨扁带赛等各类赛事,带动旅游人数744.01万人,同比增长9.71%。(记者 徐偲)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