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动物 >  正文

北冰洋之王——北极熊(图)

来源:动物世界 时间:2009-10-19 00:00:00

字号

  北极熊又叫白熊,为熊类中体形较大的,仅次于阿拉斯加棕熊,是陆地上最大的食肉动物之一。体长为220—300厘米,尾长7—13厘米,肩高120—160厘米,体重500—800千克,最大的纪录为体长340厘米,体重1002千克。全身的毛长而厚密,冬季呈乳白色,其他季节为淡黄白色,只有鼻子是黑色的,全身毛皮多油,几乎不透水,皮下还有一层很厚的脂肪,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并且在冰雪环境中起到伪装的作用。它的外表雍容华贵,令人生畏,身体更富于流线型,头部、吻部和颈部比其他熊类显得细而长。头小而扁,眼睛内部有一层特殊的眼睑,能在强烈的冰雪阳光下不致眩目。上颌有2对臼齿,牙齿十分锋利,适于吃肉而不适于吃植物和掘洞。躯干肥胖。耳朵圆而短小,尾巴很短,这些都是为了减少身体的表面积,以便维持体温。四肢粗壮,均具5趾,趾端具黑爪,足掌肥大具蹼,前半部侧面有长带状的裸出部,后半部有2个圆球状裸出部,掌下生有多而密的毛,能够防止脚爪冻在冰上,在冰雪上行走时不至于滑倒,并且可以悄无声息地蹑行到海豹等猎物的身旁。

  北极熊产于北极附近的欧亚大陆和北美洲大陆最北部的沿海地区和北冰洋中的大部分岛屿,包括挪威、芬兰、丹麦、冰岛、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格陵兰等国家和地区,经常活动在海岸、岛屿上和河口一带,或随着大块的浮冰到处漂移,从秋天开始会乘着流水南下,冰融化就游回北部,但很少深入大陆,因为它的食物主要来源于海洋之中。它是在大约25万年前,由熊类家族的一个分支独具慧眼选中了这块冰雪皑皑的世界,并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适应环境,成为北极地区无可争议的代表动物。北极是地球上最荒凉最寒冷的地区。漫长的冬天,太阳从不出现在地平线上。短暂的夏天里,尽管太阳一直折射,但几乎是转瞬即逝。北极熊是非常耐寒的动物,在零下60—70℃的气温下仍能正常地生活,既不畏风雪吹打,也不怕冷水浸泡,但在遇到好天气时也很喜欢晒太阳,夏季能量较为丰裕的光线,几乎为北极熊提供了所需能量的四分之一,即使在穷追猛逐的日常活动中消耗掉一些,但大部分也还能积蓄在厚厚的脂肪层内应付过冬。它的全身就像是一具完美无缺,绝妙无比的日光换能器,能驱返可见光,截留紫外线光。其毛发完全透明、中空。根根毛发从其里表面将可见日光反射出来,故而通体雪白。同时,又如滤光器般地截获住紫外线光,将其辐射热顺着毛发传导到肌肉,经吸收而保持体温,无怪其全身的皮肤又漆黑如墨了。它的皮毛可以从各个方面吸收阳光,而皮肤采暖的同时,其板外层却只朝一个方向散热,所以其温度与身体周围的温度相差无几而失热甚微。北极熊毛、皮的这两大功能与集热二极管的原理和功能十分相似。

  北极熊很喜欢游泳和潜水,前肢划水,后肢起着舵的作用,在海里往往能轻松地从一座冰山游到几十到几百公里外的另一座冰山,时速可达10公里,一次潜水达2分钟。熊类大多数是杂食性的,而且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只有北极熊因为栖息地内都是一望无际的雪原和座座冰山,植被贫乏,只有十分单调的几种灌木、野草和苔藓,所以以动物性食物为主,在夏季偶而才吃青草和其他一些野生植物。令人感到惊奇的是它竟然也能一连几个月很少吃食物却平安无事,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相对减少了活动量,从而使消耗的热量也相应减少。它的视觉和听觉都很好,但嗅觉更十分灵敏,所以觅食主要靠嗅觉,性情鸡警而凶猛,是寒冷的北方冰雪世界上的“霸王”,没有其他动物可以同之抗衡。它的脖子异常粗壮,能够轻而易举地拖动上百千克重的猎物,主要捕食海鸟、鸟卵、旅鼠、北极狐、海豹及幼仔、海象幼仔、海洋鱼类等,有时也以搁浅的鲸的尸体充饥。对于游速远远超过自己的海豹等猎物,常常采用“智取”的方法,当发现远处冰块上有海豹休息时,就会悄悄地潜水过去,上岸后用前爪遮住自己黑色的鼻子,出其不意地出现在海豹面前,使之无法逃脱;有时也趴伏在冰窟窿附近的冰块上,耐心地等候到海豹露出头呼吸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冲上前去用前爪猛击它的头部,有时还借助冰块杀死猎物。它每天至少要吃4千克的海豹肉、脂肪、骨和内脏,如果捕杀的海豹较多,就只吃皮和脂肪,其他部分则被北极狐等动物分享。捕食野鸭时,往往在野鸭成群的河里潜游,然后突然在野鸭的身下用前爪抓住野鸭的爪子。至于长着獠牙的成年海象,在海岸上也敌不过北极熊,只能逃到水中去躲避。

  秋天当浮冰沿岸水域开始结冰的时候,强大的海洋水流能暂时阻止浮冰区和沿海冰区冻在一起。水流和风释放出巨大的威力,制造出众多硕大的冰脊,有时可高达15米。冰块运动还制造了许多不动水,夹在浮冰之间,叫做水道,是海豹的栖息地,也是北极熊的一个重要捕食基地。

  北极熊除了繁殖期和哺乳期外,都是单独生活,但如果岸边发现鲸的尸体,或者在海豹繁殖地等食物较为集中的地方,也可能同时会有好几只聚在一起分食。虽然生活在终年冰雪不化的严寒地区,但它并不冬眠或很少冬眠,依靠嗅觉和冰雪的反光四处觅食,有时挖掘临时的洞穴以躲避最狂虐的暴风雪。

  北极熊的交配多在早春,雌兽的怀孕期为8个月左右,11—12月份生产,临产前选择一个积雪较深的岩石后或峡谷中偏僻而背风的坡地挖掘雪洞,每胎产1—3仔,但以2仔为最常见,幼仔出生时体重约700克,身体上没有毛,眼睛尚不能睁开。雌兽在外出觅食时,就用冰雪堵住洞口,或用草遮盖。幼仔长到5个月就开始跟着雌兽练习游泳、捕食的本领,开始它们并不急于寻找食物,仍然以自己的洞穴为基地,逐渐适应外边的新天地。1.5岁开始过独立生活,5—6岁性成熟。寿命30年左右,但动物园饲养的最高纪录可达41岁。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北极熊被列入附录II。 

作者:李湘涛文章来源:北京科普之窗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