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2.3%,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平均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为0.3%,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其中由沙尘天气导致的平均超标天数比例为0.6%,其中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为0.05%。
2024年11月15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联合中央气象台、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东北、华南、西南、西北、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心和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开展11月下半月(11月16日—30日)全国空气质量预报会商。
记者从青海省财政厅了解到,今年以来,省财政厅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引导和撬动作用,进一步激发企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累计下达工业企业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1.63亿元,拉动企业投资5.6亿元,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升级,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近日,一份由芝加哥大学能源政策研究所(EPIC)发布的最新AQLI(空气质量–寿命指数)年度报告发布。据悉,AQLI将大气污染浓度转化成其对平均预期寿命的影响。借此,当考虑空气污染政策的效益时,公众和政策制定者可使用预期寿命的延长这一衡量标准。报告指出,2022年,中国污染减排持续取得进展,美国和欧洲的特定地区面临的污染水平远高于平均水平,对预期寿命产生重大影响。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郭承站指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提出了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三个协同的思路,即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PM2.5与O3协同控制、NOx与VOCs协同减排,突出了VOCs对我国大气环境进一步改善的重要性,VOCs 的治理与减排将是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重中之重。
在我国,上千座垃圾焚烧发电厂承担着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功能,在妥善处理生活垃圾的同时,还输出绿色能量。但是,新的问题来了,垃圾焚烧过程中排放的气体能否得到有效监测?
2024年10月31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联合中央气象台、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东北、华南、西南、西北、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心和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开展11月上半月(11月1日—15日)全国空气质量预报会商。
刚刚过去的周末,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京津冀地区部分区域出现雾霾天气。这再次提醒我们,推动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稍有松懈,重污染天气随时可能出现反弹。进入秋冬季,各地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治气攻坚目标任务为导向,紧盯重点、找准短板、精准施策,确保年度工作任务高质量完成。
在生态环境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裴晓菲介绍,前三季度,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5.8%,同比上升1.6个百分点;平均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为1.1%,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全国PM_[2.5]平均浓度为2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6%;PM10平均浓度为4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8%。
“留着占地儿,扔了可惜”是不少居民对旧衣物的看法。除了旧衣物,鞋子、床单、窗帘、被褥等纺织品及毛绒玩具,其实也存在不好处理的问题。但实际上,这些废旧纺织品并不是垃圾,而是可以进行回收再利用的。
本次大会以“构建固废利用高值化、共绘无废城市新蓝图”为主题,旨在聚焦固废高值化利用的先进技术与科技成果,推动固废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和综合利用产业的聚焦式发展。吸引全国各地200多个行业企业与科研院所300多名代表参会。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典型大宗工业固废产生量不断增加。特别是新能源产业逐步兴起后,废动力电池、废光伏组件及风机叶片等固废处理问题日益突出。
“无废城市”建设进入发展的新阶段。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司长郭伊均日前公开表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将“无废城市”建设面向全国推开,标志着“无废城市”迈上新阶段。
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司长郭伊均22日表示,将继续强化废动力电池和废光伏组件及风机叶片拆解处理的环境监管,根据“新三样”固废循环利用技术研发进展,适时修订完善相关污染控制技术标准,严控环境风险,促进资源回收利用和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记者从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了解到,该厅日前制定推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加大固体废物污染治理项目资金补助支持、鼓励提高新型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治理能力、依法有序解决工业固体废物历史遗留问题、持续推进危险废物环境监管改革试点等15条新措施,强化政策支持帮扶、资金项目激励、科技创新支撑,进一步优化环境监管,提升固废处置水平,助推美丽新宁夏建设。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规范》10月1日起施行。本标准从入窑生料中的重金属含量、水泥熟料中的重金属含量和水泥熟料中可浸出的重金属含量这三个方面对水泥窑协同处置过程进行了规范化控制,打消了公众对协同处置的水泥熟料中重金属含量的担心。同时,本标准中新增了重金属含量限值检测方法,便于水泥企业更便捷、准确、稳定的对固体废物进行测试,满足了不同固废的检测需求。
在国家发改委9月23日举行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赵辰昕详细介绍了包括支持组建中国资源循环利用集团在内的多项推进回收循环利用的具体举措。
“集聚小散、化零为整、应收尽收、规范管理”,随着海南省海口国家高新区危废固废“中转站”项目完成招标,标志着该项目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预计明年上半年建成并投产试运行。
近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全国首批45个入选污水处理绿色低碳标杆厂的公示名单及经验做法,张掖市污水处理厂凭借在技术管理协同创新方面的卓越表现,成功入选全国首批污水处理绿色低碳标杆厂。
为全面加强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的管理、保障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安全运行、防治城镇水污染和内涝灾害,《内蒙古自治区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日前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272号公布,将于2024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
钱江水利(600283)11月7日晚公告,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以2.47亿元投资收购玉环干江及大麦屿污水处理厂二期特许经营项目。本次投资未构成关联交易,也未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11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建司公示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污水处理绿色低碳标杆厂名单和经验做法。记者了解到,这批污水处理绿色低碳标杆厂共45个,划分为四大类,其中高效减污节能降耗类8个,资源能源循环利用类7个,技术管理协同创新类14 个,综合示范类16 个。
11月1日,重庆全市农村黑臭水体清零行动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第二次现场推进会召开。时隔10个多月,重庆再次就这项具体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持续推动农村黑臭水体和生活污水治理全面提速提效。
日前,江西省生态环境厅通过开展现场研学、实地观摩、交流学习及召开推进会等形式,全面加快化工园区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三级防控体系建设和“一园一策一图”实施工作。
截至今年6月,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在45%以上;而云南,截至2024年9月,全省13262个行政村完成治理7029个,治理率达53%。其中,重点高原湖泊流域531个行政村完成494个,治理率达93%;赤水河流域151个行政村完成121个,治理率达80.1%。
自2023年初印发的北京市第四个“三年治污行动方案”实施以来,北京市水务部门新建污水收集管网729公里,改造雨污合流管线50公里,全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785万立方米/日,污水处理率提升至97.3%。
近日,河南省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全文公布。自2025年2月1日起施行。其中提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排水和污水处理工作的领导,将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解决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县级人民政府可以依法采取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营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
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总经理王朝阳认为,“绿色”将成为云计算的重要竞争力之一,“可持续AI”和“AI促进可持续”在阿里云原生可持续数字基础设施中相辅相成。
据介绍,截至10月8日,共有159家钢铁企业(包括一家球团企业)完成或部分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其中,114 家企业全过程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涉及粗钢产能约5.17亿吨,吨钢超低排放改造投资约469.73元;45家企业部分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涉及粗钢产能约1.52亿吨;吨钢平均环保运行成本约228.94元。
记者从省工信厅了解到,为了鼓励和引导企业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和装备进行节能降碳绿色化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强度,我省日前出台《黑龙江省工业企业节能降碳绿色化改造奖励资金工作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根据《细则》,符合节能改造奖励条件的企业,以及上一年度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或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将被给予100万元的奖励。
10月30日,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了《安徽省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根据《方案》,我省将引导建筑供暖、生活热水、炊事等向电气化发展,推动新建公共建筑全电气化。预计到2030年底,建筑能耗中电力消费比例超过65%,公共建筑全电气化比例超两成。
节能灯具、节水龙头、数据管控……近日,江苏省泰州市洪泽湖路66号集中办公区能源托管项目正式投入运行。“项目实施后,节能率将达到10%以上,预计每年可减少标准煤95吨以上,每年节约能耗费用20万元以上。”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处副处长曹睿说。
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能源绿色转型、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近年来,我国不断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持续推进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着力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发展的“含绿量”明显增加。
在日前召开的2024上海绿色照明论坛暨《上海绿色照明发展报告2023》发布会上,记者获悉,截至去年底,上海已完成约40万盏LED灯具改造,基本实现市区范围内LED灯具全覆盖的目标,预计每年将节约用电1.6亿度,减少约16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国家发改委24日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设备更新行动进展成效和典型做法。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司长刘德春在会上表示,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各地区和各有关部门坚持节约优先方针,深入推进节能降碳增效行动,推动节能降碳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是也要看到,各领域还存在大量老旧设备,节能降碳改造和设备更新的潜力依然巨大。将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范围扩大到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主要目的是推动一批用能设备更新升级,加快推广节能降碳先进技术,提高节能降碳能力。
9月10日至11日,2024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举行。山西是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省份,构建清洁低碳用能模式是能源革命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山西将绿色转型要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把握政策机遇,加快能源、钢铁、化工、建材等行业企业技术改造,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促进传统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同时在全社会引导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进节能降碳,加快建设美丽山西。
近日,自治区林草局传来好消息,投资6000余万元的西藏草原生态修复治理试验示范项目进展顺利,成果斐然。记者了解到,该项目为期2年,由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组织,区农牧科学院草业科学研究所牵头,联合青海大学等单位,积极引进黑土滩治理技术,在拉萨、那曲、阿里等3地(市)6县(区)全面开展。2023年至2024年间,成功完成草原生态保护和修复治理试验示范面积31万亩,且植被覆盖度达到了60%。
自然资源部近日发布《国家生态保护修复公报2024》(以下简称《公报》),这是我国首次以公报形式全面反映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公报》显示,围绕国家生态安全屏障重要地区,我国实施52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以下简称“中国山水工程”),已完成修复治理面积6.7万平方千米。
11月7日,在2024东亚海大会暨厦门国际海洋周“中国-东盟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研讨会上,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发布2024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
近日,自然资源部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2024中国—岛屿国家海洋合作论坛上联合发布滨海盐沼、牡蛎礁、砂质海岸和海草床等四类生态减灾修复手册(中英文版)。
矿产资源勘查、开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物质基础,同时矿山、尾矿库等也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和安全风险。2024年6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对矿产资源法修订草案进行了二次审议。1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黄海华在记者会上介绍矿产资源法修订草案三次审议稿中关于加强矿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防范和减少风险隐患的有关情况。
财政部、自然资源部近日公布2025年中央财政支持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青岛市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入列。在2025—2027年项目建设期内,青岛市将获得中央财政4亿元奖补资金支持。
近日,首批15个生产矿山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在天津召开的2024中国国际矿业大会“矿山生态修复论坛”上发布。
日前,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投资6000余万元的西藏草原生态修复治理试验示范项目进展顺利,取得了示范区饲草亩均增产鲜草近300斤的显著成效。
鼓励地方探索建立基金计提与矿山生态修复义务履行情况相挂钩的奖惩机制;相关部门不得随意设置基金使用条件,阻碍采矿权人正常使用基金。国家将压实矿山企业生态保护修复主体责任,推动落实“边开采、边修复”,促进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相协调,助力矿业绿色低碳发展。
2024年10月27日至28日,生态环境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和市场监管总局六部门在江苏南通举行了第三届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全国决赛。根据《关于举办第三届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活动的通知》(环办监测〔2024〕8号)要求,经严格公正评分、随机抽选复核、严密外部监督,最终产生团体和个人一、二、三等奖,现对获奖结果进行公示。
近日,黄河水利委员会全面完成2024年黄河流域(片)重点水域水生态监测工作,为推进流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流域水安全保障等提供基础支撑。
大气监测预警、温室气体监测、地表水监测、地下水监测、声环境监测……近年来,广东省广州市不断筑牢高质量监测数据根基,强化高效能监测管理,为全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广州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10月27日至28日,由生态环境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和市场监管总局共同举办的第三届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以下简称监测大比武)活动全国决赛在江苏省南通市举行。
记者日前从江西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获悉,7月以来,截至目前,江西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配合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完成了全省生态质量样地监测质控工作。本次质控共41个生态质量样地(其中35个森林样地、6个湿地样地),主要分布在赣北、赣中和赣南区域,涉及南昌、景德镇、九江、鹰潭、赣州、吉安、宜春、上饶8个地市。
近日,生态环境部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实施挂牌督办的两家第三方机构涉嫌环境监测数据造假案件依法宣判,9名相关责任人依法获刑。这一事件,再次引发公众对环境监测机构弄虚作假问题的关注。经查,两家第三方机构2021年3月至案发,累计出具虚假监测报告394份,违法所得186.2万元。
日前,记者从南昌市有关部门获悉:该市建设完成全省首套交通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标志着该市在大气环境污染监测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该系统以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为基础,辅以交通污染专项监测站,构建起综合性的大气环境污染监测网络。
9月22日,记者从南昌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了解到,近日,南昌建设完成江西省首套交通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项目建成后,南昌市将形成以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为基础,交通污染专项监测站为辅助的综合性大气环境污染监测系统。
在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常熟沙家浜镇的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大气监测方舱内,工作人员正在对在线观测系统采集的各项实时数据进行检查比对。据悉,这是苏州首个正式投用的大气环境监测移动方舱。
• 工信部印发《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编制指南》
• 生态环境部发布《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
• 三部门联合印发《办理污染环境犯罪案件证据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