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生态人物 >  正文

2020年最具影响力前沿先锋人物之安树青

来源:生态中国网 时间:2021-02-03 11:30:32

字号

1675655768556223.jpg

江苏省常熟市南大(常熟)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湿地科学技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安树青


生态事迹: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湿地与滩涂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南京大学常熟生态研究院院长,南大(常熟)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法人代表,国家湿地科学技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湿地科学与管理》副主编。


1979年入读内蒙古大学生物系,1983年考入南京大学攻读生态学硕士,随后留校工作,1996年获南京大学植物学博士;他深深触动于“幸福生活不只在于丰衣足食,更在于碧水蓝天”,坚持从事生态领域研究工作30多年,奔赴全国各地开展湿地恢复和保护工作,在不断钻研与实践中逐渐加深与湿地的缘分。


聚焦生态,走向湿地


安树青教授一早就投身生态事业,他的研究与实践重心也曾有过调整。本科时期,他主要跟随导师学习与研究草原和植物生态,参与过关于草原荒漠化的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科研活动;硕士到博士后期间的研究方向聚焦于森林过渡带、农牧交错带等全球关键生态过渡带;再到后来从事湿地生态事业,并与农业、环境、旅游、科普宣教等相结合;学科的交叉是贯穿其职业生涯重要的关键词之一。


自从安树青教授在南京大学任教,通过逻辑性强又极富启发性的知识讲解,他带领一批又一批优秀青年进入了生态领域的大门,曾主编或翻译多部教材和书籍,包括中国第一部《生态学词典》以及《生态工程学》等。与此同时,依托南京大学在米草研究领域的开创与领军地位,在仲崇信教授的引领下,安树青教授开始步入滨海湿地的研究领域,开展了围填海对湿地生态服务功能影响评估和资源可持续利用(“973计划”)等课题,并越发意识到生态学研究独特的落地性、应用性与实用性。


安树青教授从技术研究出发,在多个水污染治理项目中逐渐积累起宝贵的实践经验,主持了“沟渠河网”湿地生态修复与水生系统重建专题(科技部太湖863专项)、金山湖面源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与示范(科技部镇江863专项)等,获得了业界肯定。


2007年,太湖蓝藻水华暴发,安树青团队也参与进了太湖治理这一项艰巨的任务中,负责太湖水生态健康与水生态功能评估等多个重大项目,自此开始转向淡水水体修复。


2008年安树青教授赴耶鲁大学交流时,为全面解读这一国内外重大事件,他充分整理实践经验,并翻阅了上千篇围绕太湖的生态、环境、人文领域中英文文献,而这些努力也为他在整个太湖流域的项目开展、乃至后来承担“十一五”淮河流域水专项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同时发展并推广了一大批包括生态渗滤处理方法、河道侧渗墙结构、原位净化岛结构及其构建方法等在内的专利与规范。


扎根常熟,打造基地


随着技术研发的不断深化,安树青教授却开始越来越多地意识到研究成果与行业实践之间的巨大落差,思考起“如何使生态保护更好地落地”这一问题,致力于将基础研究的优势转化为成果优势。与此同时,常熟市正在加大生态修复投入,积极探索着与科研院校之间的合作。基于这一契机,安树青教授出任了由南京大学与常熟市人民政府在2012年合作共建的中国首个政产学研合作型生态企业创新创业载体――南京大学常熟生态研究院院长,并创建了中国首个湿地领域的工程实验室――江苏省湿地修复工程实验室,力争打造华东地区乃至全国领先的湿地修复技术研发中心,这也是如今成功申报湿地修复国家长期科研基地的重要依托。



常熟市湿地资源丰富,北有长江南有太湖、阳澄湖,境内又有昆承湖、尚湖等湖泊。根据常熟市的科学规划与细致考量,安树青教授带领团队在南湖开始了常熟市重大生态修复项目,并将其定位规划为充满乡野情趣的原生态湿地。南湖的修复面积有4.79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有3.51平方公里。起初,项目区鱼塘污染严重,加之周边一些禽畜养殖场和废弃砖厂的压力,生态环境差。为了实现南湖湿地有效治理,安树青教授带领他的团队花了近一年的时间查阅文献资料,最终将净化能力最强的沼泽湿地确定为治理的关键,为南湖量身定制了一套完整的沼泽湿地恢复方案,最终成功构建了一个能够自我调节的稳定湿地生态系统,使其摇身变为极具特色的城郊湿地公园,也成了现如今安树青团队扎根的基地。


基于对水乡常熟“房前屋后有水塘”的观察以及对传统湿地文化中“圩、塘、浦、港、泾、浜、溇”的解读,安树青教授对小微湿地开展了深入研究,并在常熟乡村践行对小微湿地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从利用虾、蟹、蛙的粪便当作肥料,将生产和湿地保护紧密结合,到施行“基于鸟类栖息地恢复”和“基于湿地保护小区”的保护恢复措施,再到建设泥仓溇等乡村湿地公园,吸引生态旅游等,多方位实现农业生产、农村生活与生态保护的“三生融合”发展模式。基于前沿的研究和建设成果,受前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委托于2017年编制《关于加强小微湿地保护恢复与监测管理决议的调研报告》与《小微湿地保护恢复与监测管理决议草案》,又于2018年编制《中国小微湿地编目系统与资源调查指南》征求意见稿与《湿地公约第13届缔约方大会小微湿地保护与管理决议草案》。该决议是自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后,我国首次向湿地公约提交并顺利通过的决议。


2019年,受国家林草局委托,团队还负责起草了《小微湿地保护与管理导则》(国标)、《小微湿地认定标准》(行标)和《小微湿地恢复规范》(行标),推动我国乃至全球小微湿地资源调查规程和编目系统的建立,完善全球湿地监测体系。随着小微湿地逐渐受到国内外业界同仁的重视与认可,安树青教授表示:“小微湿地在中国方兴未艾,仍需要广大同行们集思广益,共同努力,推动中国小微湿地保护与管理工作出经验、出成果。”


探索全域,走遍中国


然而,常熟模式的成功只是一小步,湿地的减少和功能退化在中国各地仍然是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不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且江河湖泊水质恶化和可利用淡水资源的减少也直接威胁到我国水资源供给安全,进而影响到整个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此,安树青团队前往全国各地,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淮河流域、滨海地区都承担了一系列湿地修复研究与应用工作,打造了众多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项目,包括针对中央关切的白洋淀保护与修复——雄安新区湿地水质净化与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我国面积最大的近自然修复湿地——安徽合肥十八联圩湿地修复工程。


同时,作为国家湿地公园策划、规划、评审、建设与验收标准制定的首批专家,安树青教授更走遍了全中国,考察、评审、验收了300余个国家湿地公园,积极参与国家生态环境建设政策、法律法规制定和科学决策工作,成为“绿水青山”的积极守护者之一。


推向国际,潜心播种


国际交流一直是安树青教授关注并积极投身的领域,这既是学习国际前沿科学研究和机制体制,又是将优秀的中国湿地建设成果推向国际的好机会。2017年,湿地公约提出“国际湿地城市”新型认证体系,旨在促进城市发展与城镇化过程中湿地的保护、恢复和可持续利用。凭借着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突出的项目成果,安树青团队受常熟市委托承接国际湿地城市申报创建工作,提出了具有常熟特色的五级湿地保护体系,探索出一条人居与湿地和谐,湿地保护与城市发展共荣的有效途径。最终常熟市成为全球首批18个国际湿地城市之一,将其湿地风貌淋漓尽致地展示在国际舞台上。基于成功案例的经验总结,技术团队今年又为盘锦市国际湿地城市创建之路成功保驾护航。


安树青教授还曾在数届国际湿地大会、美国生态学会等多个国际会议上做特邀报告,为中国湿地发出声音。先后发起、组织了2016年第十届国际湿地大会、2018年城市发展与湿地保护国际研讨会,将会议成果编制成《城市发展与湿地保护最佳实践指南》英文版,并于湿地公约官网正式发布,供世界各地湿地专家及从业人员学习交流;他还深入参与了2018年湿地公约第13届缔约方大会,并受邀参加了2019年国际湿地城市市长圆桌会议,为国际湿地保护事业和生态环境治理贡献智慧和力量。


在筹办第十届国际湿地大会期间,他夜以继日地与团队成员讨论、修改各项方案,逐步整合资源、解决问题,力争将中国湿地保护成就展现于国际舞台。最终,安树青教授与来自72个国家的1500多名湿地专家、学者和管理工作者达成共识,参与起草并发布了《湿地常熟宣言》,阐述湿地的全球性意义、湿地与城市的关系、湿地对于人类发展的重大意义以及湿地评估、湿地与互联网的联系,向世界各地政府和人民发出了爱护湿地、保护家园的深切呼唤。


从2013年至今,安树青教授已组织参与百余次面向国内外生态领域专业人士、政策制定者及管理人员的培训,累计培训人次超万人。为传递精细化、专业化的湿地科学和管理理念,邀请英国野禽与湿地基金会(WWT)先后在广东海珠、江苏天目湖、内蒙古额尔古纳共同举办湿地保护与管理国际培训班。结合中国视角和国际视野,普及生态知识,传播生态思想,推广生态技术,安树青一直在路上。


从深夜孤灯下钻研学术,到长途跋涉至湿地恢复与保护前线,安树青教授始终将湿地视为最为珍贵的自然资源之一,为实现湿地修复、恢复、发展的需求和目标而不断努力着。他说,在生态文明建设迈向新高度的当下,不仅要立足于生态修复、湿地修复、污染净化,更要着眼于生态产业的未来发展,而助力构建完整的湿地生态科技支撑体系,将会是他的毕生使命。

 

关注更多2020最具影响力生态人物终极榜单,请扫描二维码:

替换.png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