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四湖是山东省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南水北调东线重要调蓄枢纽。记者从山东省生态环境厅获悉,今年11月,南四湖流域水质实现历史性突破,36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历史上首次达到100%,南水北调干线13个国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有效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南四湖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南水北调国家战略性工程、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国家战略的交汇枢纽,位置十分重要。2001年,国家确定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过南四湖时,湖区水质全面呈劣Ⅴ类,被国内专家学者称为“天下治污第一难”。“为保障水质达标,山东实施‘治用保’流域治污体系,累计投入804亿元,实现了南四湖从‘酱油湖’向‘生态湖’的转变。特别是去年以来,全省各级有关部门全力打造南四湖治污‘升级版’,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专员罗辉介绍。
截至目前,南四湖流域内12611个入河湖排污(水)口全部完成整治;40条城市(县城)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部完成治理,新建(改造)城镇污水管网962公里,6个县(市、区)在全省率先实现整县制雨污合流管网清零;4848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南四湖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渔业养殖全部退出;7991艘内河运输船舶、60个港口全部加装配备污水收集和智能监控系统。
面源污染治理方面取得明显成效。长期以来,南四湖流域城镇和人口密集,是传统的农业种植区和畜禽、渔业养殖区,面源污染量大面广,逐渐演化为制约流域水环境质量的首要因素。南四湖流域完成环湖稻(藕)田退水治理面积47.44万亩,沿湖建成高标准农田2095万亩。整县制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和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农膜回收率达到92%,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稳定在90%以上。
生态修复方面,南四湖流域修复自然湿地20.4万亩,治理采煤塌陷地35.1万亩,建设全国采煤塌陷地生态治理修复示范样本;建成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135处,面积22万亩,年消减化学需氧量1.0万吨、氨氮0.27万吨。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植物种类达656种、鸟类达314种,曾绝迹多年的水雉、白枕鹤、东方白鹳等珍稀鸟类重现,被誉为“鸟中大熊猫”的震旦鸦雀和全球极危物种青头潜鸭在南四湖大量繁衍生息。
南四湖流域面积3.17万平方公里,承接鲁苏豫皖4省34个县(市、区)53条入湖河流,治污需要各方协同努力。罗辉介绍,山东联合江苏、安徽、河南建立全流域联防联控机制,率先实现省界、市界、县界联防联控协议全覆盖。如今,南四湖入湖河流全部建成在线监控设施,实时监测水质状况,每月通报全流域国控、省控和入湖河流水质状况。去年以来,先后组织开展5次南四湖流域专项执法行动,并将南四湖治理保护纳入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督察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