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精神,4月20日下午,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副会长、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中国生态智库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群及中国生态智库科研助理孙铭雨、邓岚和王若璇到坐落在北京市朝阳区姚家园南路1号院的能链智电(NASDAQ:NAAS)进行出行能源碳中和情况的调研。期间,参观了能链智电展览大厅,并在座谈会上听取了能链智电于翔副总裁关于出行能源碳中和总体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介绍。能链智电合伙人杨文豪陪同参加。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认为能链智电在实现“双碳”目标等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鉴。为此,调研小组总结出以下几点认识和建议。
第一,提高地方政府及企业对实现“双碳”目标的认识。要充分认识实现“双碳”目标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注重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四对关系。要将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列为新发展阶段我国面临的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之一,要坚定不移推进,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充分认识和牢牢把握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的根本遵循。
第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企业社会责任的长效机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高度的内在统一性。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低碳减排达到环境整体的优化升级与大气的治理改善,最终将造福自身。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获得了长足发展。作为践行低碳发展的重要主体,企业应当秉持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坚持创新引领、市场驱动的方针原则,将低碳减排作为长期战略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用技术为行业赋能,用行动与“双碳”融合。
第三,要推进碳排放核算方式的统一,搭建拥有足够公信力的平台以监督碳排放。建立统一权威的碳排放核算体系,明确各行业、各区域碳排放的计算范围、活动类型、计量单位及确定的方法等,以使得碳排放统计结果科学准确。要加快相关标准的研制与实施,引导国家发改委、地方政府、企业等相关主体采用统一的核算方式与程序。该平台应由权威机构建设与运维,拥有较高的公信度与权威性,为政府污染防治与“双碳”目标实现提供重要决策依据。
第四,发挥数字化转型对“双碳”目标的重要作用。发展数字经济是必然之路,是转危为机、牢牢把握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选择。解决传统高耗能行业碳排放的关键,就是大力发展数字化技术,突破传统信息技术瓶颈,开发利用“‘双碳’数字化管控平台”,实现企业从生产到消费,全产业链、全生活场景的节能减排。交通运输全链条数字化技术的使用和融入,有助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实现行业升级转型。政府、行业协会、头部企业需充分发挥自身力量,通过推动政策引领、加强技术支持、鼓励跨行业合作等方式,助力交通运输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第五,新能源汽车行业已步入高速发展阶段。新能源汽车技术逐步成熟,产品性价比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日益增强,消费群体稳步扩大,制造企业产能持续扩张,产业链不断壮大与升级。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已经进入成熟期,不再仅靠政策激励,市场机制将发挥更大作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和逐步成熟,与我国探索低碳和零碳发展新路径、实现“双碳”目标密不可分。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将加速对传统燃油车的替代,推动我国能源革命和低碳转型,有效缓解交通运输领域的碳排放压力,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
第六,积极推进行业标准制定。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处于市场主导的背景之下,缺乏统一和有效的监管。政策端和市场端需携手共创,通过制定行业标准、加强管理力度等方式驱动行业发展。相关行业标准的出台,将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利于促进行业良性发展,减少企业间不正当竞争;利于推动技术的发展和创新,进而带动行业革新;利于保障用户利益,增强市场信心。
第七,加强绿色能源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实现“双碳”目标必将带动经济社会系统性的变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必经之路。在此目标指导下,积极布局“新基建”,加速电网布局、充电桩等相关基础配套设施,短期内对于降低路面交通碳排放作用显著,长期将会推动建立起更加低碳高效的能源体系。
第八,要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建立新能源汽车充电检测服务。要防范安全隐患,确保电池安全,增加公众对新能源汽车安全性的信心。鉴于新能源汽车电池使用频次多、频率高,对充电桩的安全性有更高要求,要推动建立健全充电桩监管法律法规,尽快完成预防性试验,加快修订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国家标准,加速国标的发布与实施。安全是新能源汽车进入百姓家的堤坝,必须高度重视。
执笔人:王若璇、孙铭雨、邓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