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重点要闻 >  正文

全球气候治理彰显中国制度优势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樊良树 时间:2023-06-02 11:00:09

字号

气候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关乎人类文明兴衰演替。工业革命以来,建立在大量消费化石能源基础上的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累积排放,加剧了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2022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指出,由于吸热温室气体达到创纪录水平,陆地、海洋和大气发生全球范围的变化。2015年—2022年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8年。如果不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日积月累,将造成全球生态系统错综复杂的连锁反应。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将制度优势转化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潜能和高质量发展机遇,推动全球气候治理行稳致远。


统筹规划国土空间布局,发挥生态功能区比较优势


土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底盘”。在一个国家制度体系中,土地制度关系到国家能否有效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由于土地制度、历史沿革等原因,一些蕴涵丰富生态价值的土地在一些国家属于不同的土地所有者。这些所有者对土地有较高话语权,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土地的用途。比如,生态价值极高、攸关全球气候变化走向的亚马逊雨林,被不同的土地所有者条块分割,转化为能产出经济效益的养牛场、大豆地,不能纵横一体成为不间断的自然保护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算大账、算长远账,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生产力布局,形成人口、经济、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推行大范围国土绿化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将应该保护的地方保护起来,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实施积极有效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确保生态功能区专心致志守护绿水青山,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生态产品。


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将应对气候变化和高质量发展有机结合


绿色发展的本质,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方的自然环境迥然相异,需要因地制宜施策,将蕴涵于绿水青山中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人们在守护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活之美、发展之美。比如,云南充分利用不同地理海拔的物候景观、云雾景观及避暑气候、康养气候等气候资源发展旅游业;湖北西部山区依托本地多山多水的资源禀赋发展茶产业;海南在红树林深处养蜂酿蜜,蜜蜂在穿梭中也滋养了红树林的生物多样性。


我国有宽宏的地理体量、疆域纵深、生态容量,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新征程中,各地应积极探索能体现地方特色的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保护绿水青山,推动绿色发展。


“集中力量办大事”,构建应对气候变化的普惠技术支撑


能源转型关系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成败。新能源产业前期投资巨大,技术发展路径仍有很多不确定性。在新能源技术拓荒过程中,会有相当多的“沉没成本”。但如果不积极推广新能源,新能源价格有可能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居高不下,人类有可能错失应对气候变化、推动能源转型的“关键时间窗口”。


我国充分发挥工业生产体系的规模效应、超大国内市场的集聚效应,将能源转型、应对气候变化与培育经济新增长点、改善人民生活有机结合,推动可再生能源生产消费快速发展、新能源装备和新能源终端产品价格稳定下降。如今,新能源走近千家万户,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坚实技术支撑。我国为推动新能源走向普惠,大力输出环境友好型能源技术,与世界其他国家一道分享新能源发展机遇。


展现大国担当,推动全球气候治理合作共赢


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社会就致力于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避“危险性气候变化”。但受制于不同国家在全球化格局、地理空间和世界经济分工中不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参差不齐,幅员辽阔的大陆国家和海拔较低的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受气候变化影响截然不同,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一度蹒跚前行。


在气候变化面前,画地为牢、单边主义没有出路。多年来,我国矢志不渝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主动承担与发展阶段相匹配的减排责任,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中国力量。同时,积极参与生态环保国际合作,开展区域环境合作和南南环境合作,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分享生态环境保护经验,推动我国绿色技术“走出去”,惠及更广大地区、更广泛人群,推动全球走向气候韧性和可持续发展。


 作者:樊良树 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