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沙区 >  正文

黄沙不再,奶源滚滚,沙漠里产有机奶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时间:2023-07-13 18:12:28

字号

提起牛奶奶源地,大多数人想到的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牧场。或许你还不知道,如今沙漠正在成为奶源地,源源不断产出优质奶源。


  如何在沙漠里产出牛奶?走进乌兰布和沙漠,就能找到答案。


  400人,“让沙漠为我们服务”


  “风卷黄沙混九层,势吞海岳浪奔腾”,乌兰布和沙漠因寸草不生,黄沙漫天,势如红牛,得名“乌兰布和”,是蒙语中“红色的公牛”的意思,这也是大多数人对这片沙漠的印象。


  驱车沿黄河南下,窗外的胡杨、红柳、梭梭分布在沙丘中,很难让人意识到已经进入沙漠区,直到成片一眼望不到头的草原出现在眼前,再次颠覆了人们对沙漠的认知。这片草原就是蒙牛旗下牧业公司——内蒙古圣牧高科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圣牧”)通过产业治沙,将沙漠变“绿色花园”,创造有机牧场的所在地。


  对于这片沙漠的开发治理可以追溯到1989年。当年,钱学森建言,要“让沙漠为我们服务!”,在他的“沙产业”的设想下,上世纪90年代后期,乌兰布和沙漠所在地区——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开始招商引资,陆续引进了蒙牛、中粮等企业,希望依托产业经济,挖掘沙漠治理和沙漠生态发展新方向。


  2009年,圣牧组织了一批地质学者、技术专业人员走进乌兰布和沙漠,经过勘探,他们发现地处东经106°09′-106°57′,北纬39°16′-40°57′之间的乌兰布和位于黄金奶源带,年日照时长3300小时以上,昼夜温差大,1万平方公里的沙漠没有工业区,是天然无污染病毒隔离带,适宜发展畜牧业。


  为了让沙漠拥有“沙产业”,养好牛、产好奶,实现畜牧业有机循环,圣牧组织了400人的创业团队,深入腹地,架电、修路、打井、建蓄水库……从基础设施开始,一铲一锹亲手攻克有机饲草种植难关。


  圣牧团队创新用推土机改装深松机翻土黄河故道,将地表下的红胶泥翻出,拌上沙子,铺种玉米苗、苜蓿苗、燕麦苗、胡林树等,再引用黄河水进行灌溉。而在当时,一夜风沙一场空,通常白天种的苗,夜里就被风沙连根拔起。无计可施的创业团队,开始用牧民的“土方”——撒牛粪铺地。一个冬天过去,被牛粪撒过的土地灰黑平整,而没有铺撒过的土地,又滚成了新沙丘。原来,表面干燥的牛粪,内里的水分混合沙子后会形成胶质,让沙土地不再松散,更适宜种植。


  就这样一步一实验,最终他们在这片土地累计种植超过9700万株沙生树,让36万亩沙漠成为优良饲草场,220平方公里的沙漠披上绿装,为沙漠生产有机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原来,让沙漠生产有机奶的第一步,是要实现退沙种草,让沙漠变绿洲,从源头创造生态循环有机链条。而这一行动,背后是圣牧汇同蒙牛一起,创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新思路,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胆尝试产业治沙,让好牛奶,种出来。


 

曾经的沙漠成为优良饲草场。图/冯实摄


  好饲草产好奶


  眼下,消费市场正在呈现新特征:消费者不仅关心价格和质量,绿色、有机也在成为用户选购的标配。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共有1.5万家企业获得有机产品认证证书2.5万张,2015年至2021年全国有机产品认证证书发放量年平均增长1463张,年均增幅12%。


  在我国,每家乳企对有机牛奶的认证标准都不同。以蒙牛“特仑苏有机奶”举例,该产品在通过中国有机产品认证的基础上,奶源还要“完全天然”和“全程无污染”,生产加工过程中严格遵照有机食品的相关标准,并有完善的质量跟踪审查体系加持。


  为了让奶源“完全天然”和“全程无污染”,蒙牛坚持让环境福利、行为及心理福利、生理福利、犊牛福利、卫生福利贯穿全牧区的治理和生产之中,千方百计让奶牛们吃得有机、住得舒心、身体更健康,生产更高品质牛奶。蒙牛相信,奶牛的状态,可以决定牛奶的品质。


  走进牧区,奶牛们稀稀落落或成群结队,或零零散散漫步在户外,大多数躲在了牛棚内避暑,棚内风扇和喷水系统会在环境温度达到18℃后,就自动开启降温模式。有些犊牛,格外好客,每一个经过它身边的人,都要舔上一口。


  据这里的工作人员介绍,这里33座牧场里的11万头奶牛,多为荷斯坦奶牛,爱吃发酵过的食物,特别是从养殖区送来的有机豆粕、苜蓿草和燕麦草,是每日必备佳肴。奶牛们的每日餐标也按照它们各自的人生阶段而变化,月子牛最多,最高可达200元。


还未成熟的苜蓿草。图/冯实摄


  经过体检后的奶牛,每天泌乳3次,一年305天,每年为全国贡献原奶60万吨,直接拉动磴口县实现了草业、牧业、奶业、产业“四业同兴”。此外,奶牛们的粪便还能反哺养殖区,为农田和饲草场提供养分。就这样,一条贯穿饲料种植、奶牛养殖、粪污处理、沼肥还田的沙漠“有机链条”被成功构建。今年3月,磴口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李志雄,磴口县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陶奋山等人,曾公开表示,磴口县的奶源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将打造全国鲜奶产量第一大县。


  生产环节更低碳,蒙牛从土壤管理、肠道发酵技术,到粪便收集、厌氧发酵系统以及光伏能源引入、奶牛高效选育与生产,赋能上游企业,层层突破,环环减排,利用粪污处理系统及循环利用模式在实现低碳环保的同时减少了外购垫料和能源的使用,在粪污治理和能源综合利用环节至少降低碳减排40%。


  如今,乌兰布和沙漠的绿色循环模式已写入蒙牛《打造绿色生态圈,推动乳业零碳发展》案例,并入选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与大道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中心联合发布《2022 企业气候行动案例集》。


(节选)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