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水利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水利部副部长刘伟平在会上介绍,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能力持续提升,2022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6000亿立方米以内,与2012年相比,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下降46.5%、60.4%。
刘伟平表示,我国基本水情是夏汛冬枯、南丰北缺、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水旱灾害多发频发,是世界上水情最复杂、江河治理难度最大、治水任务最繁重的国家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指引下,我国水治理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一是流域防洪工程体系不断完善,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大幅跃升。十年来,先后成功战胜了黄河、长江、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辽河、太湖等大江大河大湖多次严重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与上一个十年(2003—2012年)相比,近十年(2013—2022年)洪涝灾害年均损失率由0.55%下降到0.27%。
二是国家水网体系加快构建,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整体提升。实施一批重大引调水工程和重点水源工程,初步形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配置总体格局,加快构建“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国家水网。全国水利工程供水能力从2012年的7000亿立方米提高到2022年的8998.4亿立方米。
三是节水制度政策不断健全,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能力持续提升。2022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6000亿立方米以内,与2012年相比,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下降46.5%、60.4%,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516提高到0.572。我国以占全球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20%的人口,创造了世界18%以上的经济总量。
四是河湖治理管理不断加强,江河湖泊生态保护治理能力显著提升。黄河实现连续24年不断流,黑河东居延海连续18年不干涸。京杭大运河实现百年来首次全线贯通。华北地区大部分河湖实现了有流动的水、有干净的水。全国越来越多的河流恢复生命,越来越多的流域重现生机,越来越多的河湖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
五是体制机制法治不断强化,水治理能力加快提升。充分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协同作用,推动水利投融资改革实现重大突破,2022年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0893亿元,历史性迈上万亿元台阶。农业水价、用水权分配及交易、水资源税等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夯实体制机制法治基础,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地下水管理条例等颁布实施。强化创新驱动,推进智慧水利建设,水利科技“领跑”领域不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