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大气 >  正文

对北京大气污染治理减排成效:清华大学教授这样评估

来源:中国环境 时间:2023-09-14 20:00:17

字号

近日,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教授张强在2023年北京国际大都市清洁空气与气候行动论坛上公布了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与碳协同减排效果评估初步结论。



张强论坛报告中的数据显示:2013年—2021年,北京市年均PM2.5浓度从89微克/立方米下降到33微克/立方米,下降比例达到62% 。其中:本地减排使得PM2.5浓度下降了30微克/立方米,占下降总量的53%;气象条件使得北京市PM2.5浓度下降了11微克/立方米,占下降总量的20%;周边减排使得北京市PM2.5下降了15微克/立方米,占下降总量的27%。


北京本地减排的53%是如何实现的?张强表示,2013年—2017年,锅炉综合整治和民用燃料清洁化是PM2.5浓度下降最主要的贡献者,共贡献了本地总减排量的55%。到了2018年—2021年,PM2.5浓度改善幅度缩窄,且各项措施的贡献排序发生了显著变化,此阶段移动源排放管控和扬尘源综合治理措施成为PM2.5浓度改善的主要贡献者,共贡献了本地总减排量的54%。


张强在报告中总结了北京市大气治理的三方面经验:一是以“无煤区”建设为引领,北京市深入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建立了绿色清洁能源体系,是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关键因素,也带来可观的温室气体协同减排。二是在交通污染治理方面,北京市积极推进老旧车淘汰、油品质量提高和运输与出行结构优化等,逐渐形成“车—油—路”一体化综合治理体系,实现空气质量改善和温室气体协同减排。三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协同治理,为北京市空气质量大幅改善提供了根本保障。


谈及未来,张强表示,北京仍要坚持“三个协同”,即PM2.5和臭氧污染治理相协同、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相协同、本地治污和区域共治相协同。同时,持续推动能源结构调整,提升可再生能源比例;继续开展浅山区、山区的散煤治理。持续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推行新能源汽车,推进重型柴油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治理。开展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治理行动,加强对农药化肥使用等面源的治理。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