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近日向媒体通报了今年1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1月,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78.5%,同比上升4.2个百分点;平均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为2.2%,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5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9%。
在重点城市排名方面,1月168个重点城市中,空气质量排名前20位城市依次是拉萨、海口和贵阳等城市(从第一名至第二十名);空气质量排名后20位城市依次是菏泽、咸阳和安阳等城市(从倒数第一名至倒数第二十名)。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排名中,首次将168个重点城市PM2.5浓度排名前20位和后20位城市一并公布,值得关注。
河南有10地进入后20
1月168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后20中,河南省共有10地进入后20,数量最多,占比已达一半。
2024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以降低细颗粒物浓度为主线,大力推进多污染物协同减排,确保到2025年全省PM2.5浓度低于42.5微克/立方米。深入推进市县空气质量提升进位行动,推动省辖市在全国重点城市排名整体前移。
从1月来看,河南省整体排名不容乐观。后20位分别是安阳市倒数第三位、商丘市倒数第五位、新乡市倒数第六位、周口市倒数第八位、鹤壁市倒数第十位、漯河市倒数第十一位、焦作市倒数第十二位、平顶山市倒数第十六位、开封市倒数第十七位、许昌市倒数第十八位。
2023年河南省有4地进入后二十。分别是安阳市倒数第四位、鹤壁市倒数第八位、新乡市倒数第九位、焦作市倒数第十九位。截至目前,安阳已经连续4个月出现在后二十,分别是2023年10月倒数第二位、2023年11月倒数第一位、2023年12月倒数第五位、2024年1月倒数第三位。
除河南外,山东省有4地进入后20中。分别是菏泽市倒数第一位、枣庄市倒数第十三位、聊城市倒数第十五位、德州市倒数第二十位。
这是近年来菏泽市首次排在倒数第一位,与2023年同期(倒数第七位)相比,今年1月菏泽市排名出现大幅下滑。
此外,陕西省有3地进入后20,分别是咸阳市倒数第二位、渭南市倒数第七位、西安市倒数第十四位。
2023年以来,上述3地频繁进入后二十,特别是上半年,咸阳市、西安市、渭南市仅有一次(5月)同时退出后二十。排名显示,咸阳市继2022年位列倒数第二位后,2023年再度位列倒数第二位,今年1月再次位列倒数第二位。
首次公布重点城市PM2.5浓度排名
2023年底,国务院印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了今后一段时间大气污染治理的工作重点和行动举措。《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比2020年下降10%。
如何将压力传导到地方,各重点城市落实情况如何?通过公布168个重点城市PM2.5浓度排名前20位和后20位城市名单,或将成为激励各地完成目标任务的“推动剂”。
从公布的排名来看,1月168个重点城市PM2.5浓度排名后20中,河南省占了绝大部分,共有12地进入,占比超过了一半,且排名靠后。
分别是商丘市倒数第一位、周口市倒数第二位、漯河市倒数第三位、开封市倒数第五位、安阳市倒数第六位、许昌市倒数第八位、平顶山市倒数第九位、新乡市倒数第十位、鹤壁市倒数第十二位、驻马店市倒数第十三位、焦作市倒数第十六位、南阳市倒数第十七位。
后二十中,位于长江下游的安徽省有3地进入,分别是淮北市倒数第十四位、阜阳市倒数第十五位、宿州市倒数第十九位。
2024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安徽省PM2.5平均浓度34.8微克/立方米,下降0.3%。而淮北市烈山区、杜集区等市辖区的PM2.5浓度为44、43微克/立方米,与安徽省平均浓度有一定差距。
168个重点城市PM2.5浓度排名前20中,拉萨市、海口市、昆明市位居前3。贵阳市、张家口市、深圳市分列4—6位。北京市位列第二十位。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起好步、开好头显得尤为重要。今年首次公布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就迎来新变化,各地在实现大气污染防治稳步开局的同时,还需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落实各项应急减排措施,推进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