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里回顾2023年工作时指出,“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
当前,我国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始终保持着高速增长态势。“60%”这一数字背后,说明什么?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方向又将聚焦何处?
绿色出行,我国进入后燃油车时代
在“双碳”目标下,我国汽车产业正在向绿色低碳的道路加速前进。而去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更是凭借出色的性价比,迎来强劲的“出海潮”。
2024年3月5日,在全国两会第一场部长通道上,科学技术部部长阴和俊提到,“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组件,就是大家讲的‘新三样’,去年的出口,每一样的增速都非常喜人。”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
与新能源汽车配套的充电桩产业也步入发展快车道。根据中国充电联盟数据,2023年,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338.6万台,充电基础设施与新能源汽车同步增长,桩车增量比达到1∶2.8。不断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了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
新能源汽车热销海外,充分说明国际市场对我国新能源汽车制造技术的认可。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副所长杨新苗告诉中国环境报记者,“新能源汽车能够外销,走入国际市场,说明我国的新能源产品在质量和价格上具有充分的优势。同时,也表明我国进入了后燃油车时代。”
随着公众生态环境意识的提升,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绿色出行方式也逐渐成为大众首选的交通工具,满足人们短途旅行和市内出行的交通需求,充分发挥了新能源汽车的优势。杨新苗表示,“结合消费者的需求,新能源汽车的应用,若再搭配轻量化的电助力自行车使用,可以更好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城市交通样板,加快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进程。”
新能源汽车,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助力
亮眼的数据,还来自我国对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
2024年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中明确,到2027年,新增汽车中新能源汽车占比力争达到45%。
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九部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支持新能源汽车贸易合作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从国际化经营能力和水平、国际物流体系等七个方面支持新能源汽车贸易合作健康发展。
全国各地相继针对新能源汽车推出各项支持政策,助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进一步下沉。
上海市商务委近日公布新一轮燃油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和新能源汽车置换政策;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若干政策举措的通知,其中鼓励各市对购买非营运性质新能源汽车的个人,以及购买新能源重型卡车和驾驶培训使用新能源汽车的企业或个人给予消费补贴等。
记者观察到,最近多家车企颇有一番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态势。以比亚迪为首,率先调整新能源汽车价格并喊出“电比油低”的口号。随后,一众新能源车企品牌纷纷跟进降价。对于消费者而言,降价潮带来更多选择,也意味着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或将不断走高。
新能源汽车销售稳步向好,将带来实实在在的碳排放减少。
根据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的数据显示,2023年1—10月,全国新能源汽车碳减排量累计达到6876万吨,同比增长58.1%。国际能源署近日发布的《2023年二氧化碳排放》报告也显示,得益于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清洁能源转型和电动汽车等技术的快速推进,2023年全球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幅低于2022年。
未来,新能源汽车又将如何发展?
今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依旧关心关注新能源汽车领域。
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聚焦碳市场带来《关于夯实碳市场基础 推动汽车产业实现“双碳”目标》的提案;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重庆市工商联主席、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创始人)张兴海携多份提案上会,聚焦中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为行业系统性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全国政协委员侯茂丰提交提案呼吁支持海南发展新能源汽车国际化高端制造业等。
有专家指出,我国新能源汽车实现全球60%的产销量比重已经很高,未来的重点在于“实现高质量发展、持续创新,不断完善技术、在智能化上作出更多努力,保持可持续的领先状态”。(记者张韵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