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修复 >  正文

陕西境内长江流域水域生态修复进程加快

来源:陕西日报 时间:2024-08-07 11:27:27

字号

“长江十年禁渔工作实施3年来,陕西共开展执法巡查16546次,累计放流经济鱼类2000余万尾、珍稀濒危水生动物8万余尾,共发布典型案例58个。长江十年禁渔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8月6日,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蔡斌以一系列数据说明我省长江十年禁渔工作取得的成绩。


经过实地调查,科研人员发现很多可喜现象:我省汉江、嘉陵江、丹江流域水生生物种类增多、个体增重、资源总量明显增长。2023年监测到的鱼类品种比2022年增加了15种。多年来未监测到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川陕哲罗鲑,从2021年开始,被多次监测到一定数量种群。


水生生物资源恢复向好,彰显了我省长江十年禁渔工作实施3年来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长江十年禁渔是推进长江大保护的战略性举措。禁渔3年来,我省建立了政府负责,农业农村部门主抓,公安、市场监管等11个部门共同参与的禁渔工作机制,并配套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夯实政策基础;聚焦重点水域、重点时段、重点场所,高频次、高强度开展水陆巡查,围绕防控薄弱环节加强日常监管,夯实管理基础;省级财政每年列支4000万元专项经费,保障长江禁捕工作顺利开展,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夯实能力基础;全方位开展禁渔政策宣传,强化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夯实社会基础;加大生态修复力度,一手抓水生生物保护,一手抓水域生态修复,夯实保护基础。陕西境内长江流域水域生态修复进程不断加快,生态环境日益改善。


“作为全国最大的大鲵种苗驯养繁殖基地,汉中市2023年繁殖大鲵苗种1002万尾,较2020年增长17%,苗种繁殖量稳居全国第一。”汉中市水产发展中心产业发展科负责人吴艳告诉记者,近年来,汉中市在珍稀水生生物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加大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


当前,正值长江十年禁渔工作从“三年强基础”向“十年练内功”转段推进的关键节点。蔡斌表示,下一步,我省将持续加强监管执法,优化完善各项工作机制,抓好水生生物保护和水域生态修复,确保一江清水绵延后世、惠泽人民。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