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议会通过了被称为欧洲“史上最大碳市场改革”的相关法案。
4月18日,媒体报道称,欧洲议会当地时间周二投票了通过对欧盟碳市场的全面改革计划,即未来十年内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55%。欧洲议会表示,欧洲工业和能源公司到2030年的排放量应该比2005年的水平减少62%,而之前规定的目标是43%。欧洲议会还投票通过欧盟碳边境税,涉及的商品有: 钢铁、水泥、铝、化肥、电力、氢气等,允许在一定条件下间接进行排放。
根据绿色创新发展中心发布的研究报告,首批纳入的钢铁和铝行业未来每年将为此支付的“碳关税”分别达20亿-28亿元。其中,每吨钢铁增加成本652-690元,每吨铝增加成本4295-4909元。如果所有行业都纳入到欧盟CBAM碳关税机制下,将影响我国对欧盟出口额约2757亿元人民币,占我国对欧盟出口总额的12%。
北京时间4月25日16:10,欧盟理事会投票通过了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这标志着欧盟CBAM走完了整个立法程序,可以说“正式通过”了。欧盟CBAM的主要内容是,在货物贸易进出口环节中,欧盟将针对碳排放水平较高的进口产品征收相应的费用或配额,因而被称作欧盟“碳关税”,将涵盖铁、钢、水泥、铝、化肥、电力、氢等商品,以及特定条件下的间接排放。
CBAM此次在欧洲议会通过,也意味着,一些特定行业的产品无论在全球何处生产,只要进入欧洲,就必须为其二氧化碳排放付出代价。然而,碳关税也为中国带来了新的机遇。为了降低碳排放,中国企业将不得不加大研发力度,发展绿色技术。这将有助于推动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从而使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这种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境遇适用于众多行业。
据德新社报道,欧洲议会近日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以多数票通过了3项主要气候法案:碳排放交易体系改革(ETS)、碳边界调整机制(CBAM)、价值高达867亿欧元的社会气候基金法(SCF)。欧盟理事会已投票通过了CBAM,这标志着该法案走完了整个立法程序。上述3项法案旨在大幅削减欧盟温室气体排放,被外界称为“欧洲史上最大碳市场改革”。
4月18日,欧洲议会批准了“Fit for 55”2030一揽子气候计划中的三项与气候变化挂钩的重要欧盟法律草案,包括改革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 ETS)、修正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相关规则以及设立社会气候基金。上述法案被国际社会认为是欧盟“史上最大碳市场改革”,由欧洲议会批准后,需再经欧洲理事会确认,才能最终生效。专家研究认为,欧盟上述法案将对全球产业链产生影响,进一步改变全球贸易中的各国分工,为中国带来挑战,但影响有限。
CBAM法案落地有望加速中欧碳证互认机制的完善,并催化中国企业更多地消费绿电,绿电运营商有望最先受益,此外,法案落地将进一步提升我国绿氢消费占比,建议关注电解槽标的及固态储氢标的。
点评嘉宾
林伯强,嘉庚创新实验室研究员,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
点评观点
我国应对策略:摸清相关行业碳排放底数,完善全国碳市场,努力参与国际规则制定。
红榜TOP3
黑榜TOP3
第七十期
8月31日至9月5日,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国家会议中心和首钢园区举办。今年服贸会以“服务合作促发展 绿色创新迎未来”为主题,新设面积达16700平方米的环境服务专题展,全面展示生态环保、绿色节能技术和应用。从个人生活、到城市建设,再到产业发展,“绿色”“低碳”的身影在服贸会上频频出现,折射出中国推动绿色发展步履坚定,以及绿色低碳转型蕴藏的巨大机遇。
第七十一期
中共中央宣传部9月15日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聚焦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这十年,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认识最深、力度最大、举措最实、推进最快、成效最显著的十年。
第七十二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擘画美丽中国蓝图,形成并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走出了一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第七十四期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0月16日至10月22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报告专门用一个部分的篇幅就推进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战略部署,为我们描绘了美丽中国新画卷。
第七十五期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三周年之际,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黄河保护法,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
第七十六期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于2022年11月6日至20日在埃及海滨城市沙姆沙伊赫举办。本次大会旨在团结各方,聚焦“落实”,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与会各方希望凝聚政府、企业和公众力量,将承诺落实为行动,尽快减缓升温速度、增加气候融资、推动绿色发展,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第七十七期
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2021年10月12日,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在云南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时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地球家园,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让我们携起手来,秉持生态文明理念,站在为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继COP15第一阶段会议在昆明成功举办后,2022年12月7日,COP15第二阶段会议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延续“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主题,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描绘新蓝图,开启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新征程。
第七十八期
法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依据,完善生态保护法律制度是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法律体系得到全面重构,现行国家层面的环境资源领域法律达30多件。12月2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在京举行,审议野生动物保护法修订草案、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草案二审稿、海洋环境保护法修订草案等,进一步筑牢我国生态环境法律保护屏障。
第七十九期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以促进节能降碳技术的研发推广;工信部指出要加强绿色低碳技术改造,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我国正从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推进绿色金融创新、开发利用新能源等方面多措并举,加快经济绿色低碳转型,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新格局!
第八十期
中共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绿色成为新时代中国的鲜明底色,绿色发展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系统总结了十年来中国绿色发展的举措与成效,阐述了中国绿色发展的核心理念和实践经验。白皮书指出,中国的绿色发展,为地球增添了更多“中国绿”,扩大了全球绿色版图,既造福了中国,也造福了世界。
第八十一期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纲要》公开推动经济质量效益型发展、增强产业质量竞争力等8大重点任务,其中提出增强质量发展创新动能、树立质量发展绿色导向,开展重点行业和重点产品资源效率对标提升行动,加快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优化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标准,实现资源绿色、高效再利用;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等,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由大向强!
第八十二期
本月初发生在美国俄亥俄州东巴勒斯坦的严重氯乙烯泄漏事故多次冲上高位热搜,引发的恐慌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发酵。氯乙烯是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1类致癌物,长期吸入可能会引发脑癌、肺癌和一些血癌,处理不当的氯乙烯可能会生成毒性更强的二噁英,随着空气散开后,威胁巨大。除了氯乙烯外,美媒还曝出事故列车载有另外三种有毒化学品。目前,在受影响区域已有居民表示身体不适,并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鱼类和动物死亡的视频和照片,认为“堪比切尔诺贝利事件”。
第八十三期
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国两会将通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进一步把全国人民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作出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凝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强大信心和力量。
第八十四期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是生命之源,水带来生命与活力。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今年的主题为“加速变革”。地球上的水资源正面临严重危机,这提醒我们必须以可持续的方式进行利用和管理。近年来,我国兴水利、惠民生,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加强水资源管理与污染防控,取得积极成效,有力保障水安全。
第八十五期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广东湛江时指出,中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水产品是重要的菜篮子产品,是大食物观范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的首次地方考察,总书记关心渔业种子的背后,是对中国14亿多人食物供给安全、粮食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
第八十六期
2023年4月25日,卢森堡时间10:10,欧盟理事会投票通过了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这标志着CBAM走完了整个立法程序,获得正式通过。欧盟“碳关税”,将涵盖铁、钢、水泥、铝、化肥、电力、氢等商品,以及特定条件下的间接排放。欧盟CBAM将带来诸多影响,我国如何加快碳市场建设与发展,充分与国际接轨,是新形势下的新挑战、新命题。
第八十七期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无论是谋划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还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都是“压舱石”,必须答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道“必答题”。
第八十八期
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不仅是实现交通能源转型的有效路径,更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消费高速增长,但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总保有量相对较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经济实用车型供给不足、销售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制约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使用。围绕新能源汽车下乡的众多“短板”问题,今年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广阔的下沉市场正成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着力点。
第八十九期
荒漠化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重大生态问题,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深入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事关我国生态安全、事关强国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要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屏障构筑得更加牢固,在建设美丽中国上取得更大成就。
第九十期
“厄尔尼诺现象已在路上,我们要为极端天气应对做好准备。”近日,中国气象局线上媒体通气会上,中国气象局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说道。厄尔尼诺是太平洋赤道中东部海域水温异常升高引起的一种气候现象,通常会持续9到12个月。有关专家表示,受厄尔尼诺现象推升全球气温影响,2023年或2024年将打破2016年的全球最暖纪录,成为史上最暖年,全球范围内多个国家将经历一场高温“烤”验。
第九十一期
今年以来,关于CCER市场即将重启的信号接连释放。3月,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建议;5月,北京绿交所公布全国温室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及交易系统安全测试服务项目成交结果;6月,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建设项目初步验收,生态环境部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再次强调,力争今年年内尽早启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7月7日,生态环境部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公开征求意见,彰显CCER重启进展顺利,有望年内重启。
第九十二期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要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第九十三期
近日,我国华北、黄淮、东北等地出现极端降雨过程,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地要全力搜救失联、被困人员,尽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连日来,各地区和有关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落细防汛救灾措施,全力以赴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在灾难面前中国人民从未退却,在风雨中挺直身躯,在洪水中奋勇向前,众志成城筑牢抗洪“堤坝”。
第九十四期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关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8月15日,我国迎来首个全国生态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注重同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以“双碳”工作为引领,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持续推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希望全社会行动起来,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身体力行、久久为功,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第九十五期
生态危机的潘多拉魔盒开启!8月24日,日本政府无视国际社会的强烈质疑和反对,单方面强行启动福岛核事故污染水排海,严重威胁海洋环境、食品安全及人类健康。海洋是地球生命的摇篮,是全人类的共同财产,日本所作所为是将风险转嫁给全世界,将伤痛延续给人类的子孙后代,成为生态环境破坏者和全球海洋污染者,侵犯各国人民健康权、发展权和环境权。日本为一己之私将核污染水一排了之,必将长期受到国际社会谴责。
第九十六期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祖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时时牵挂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心头。近日,在黑龙江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漠河林场自然林区,察看自然林生长态势和林下作物展示,指出“要坚持造林与护林并重”;走进我国大陆最北端的边境临江村落北极村,仔细了解当地结合地域优势发展特色旅游、将生态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等情况,强调“要树立增绿就是增优势、护林就是护财富的理念,在保护的前提下让老百姓通过发展林下经济增加收入”。
第九十七期
长江经济带覆盖沿江11省市,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板块,生态地位突出,发展潜力巨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沿江调研考察,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做出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10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赴江西考察并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他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政策协同和工作协同,谋长远之势、行长久之策、建久安之基,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第九十八期
时隔六年,我国CCER迎来重启!10月19日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标志着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签发重启。10月24日发布CCER首批项目方法学,意味着即将有新的CCER获批,并进入CCER交易市场及全国碳市场交易。CCER是全国碳市场的第二大交易产品,可用于不超过5%的碳配额抵消。此番重启,CCER被寄予通过市场手段,激发社会减排潜力的厚望。
第九十九期
应对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各国为数不多的共识之一,也是维系中美关系的难得抓手。几经波折后,近日中美气候磋商迎来新进展。11月15日,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开始访美行程之际,中美两国发表《关于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阳光之乡声明》,双方重申致力于双边合作,并与其他国家共同努力应对气候危机。21世纪20年代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十年,中美都是全球气候治理中的重要成员,两国在阳光之乡声明中,针对多项气候相关议题制定了具体的行动方向。声明也为即将到来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一百期
当地时间2023年12月13日,经历一天谈判“加时赛”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以下简称COP28)在阿联酋迪拜闭幕。自11月30日开幕以来,历时14天,198个缔约国就《巴黎协定》首次全球盘点、减缓、适应、资金、损失与损害、公正转型等多项议题达成“阿联酋共识”,COP28成为2015年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后又一里程碑式大会,开启了全球气候进程的新篇章。
第一百零一期
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1月11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发布。意见锚定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对具体实施方式及路径做出部署。“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意见》的发布从顶层制定了美丽中国建设的实现策略,提出了覆盖源头、过程、末端环节的全过程治理举措,在打基础、建体系等各方面做出具体安排,为实现美丽中国指明了方向。”生态环境部负责人表示。
第一百零二期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22日上午在北京启动,它与2021年7月启动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共同构成了我国的国家碳排放交易体系。建设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是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温室气体减排行动的一项制度创新,有利于推动形成强制碳市场和自愿碳市场互补衔接、互联互通的全国碳市场体系,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这是我国碳市场建设的又一里程碑事件。
第一百零三期
2024年2月4日,国务院公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自今年5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第一部专门法规,《条例》重点就明确体制机制、规范交易活动、保障数据质量、惩处违法行为等方面作出规定,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了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为我国碳市场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法律保障,开启了我国碳市场的法治新局面,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和推动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2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司法部立法四局局长张要波介绍《条例》有关情况并回应社会关切。
第一百零四期
2024年两会专题报道,聚焦生态、低碳、绿色转型等议题。
第一百零五期
又到“植”此青绿时。4月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号召全党全社会行动起来,“积极参与植树造林,人人争当绿色使者、生态先锋,为建设美丽中国增绿添彩,共同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我国植树造林取得的成就,深刻阐述了植树造林的重要意义,为我们在新征程上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共建美丽中国指明了前进方向。
第一百零六期
近期,美西方频频炒作中国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妄图以此为借口,大搞保护主义。当前,发展绿色、低碳、环保的新能源,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新能源不是产能过剩,而是产能短缺。中国新能源产业持续提供可负担的优质产能,对全球绿色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第一百零七期
碳价是碳市场活跃度的重要风向标。全国碳市场启动以来,总体运行平稳,制度规范日趋完善,市场活跃度逐步提升。4月24日,全国碳市场收盘价首次突破百元。专家认为,将于5月1日正式施行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是现阶段提振碳市场的关键驱动力。此外,进一步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的各项措施正紧锣密鼓地展开,释放出全国碳市场行业扩容的强烈信号,或将刺激碳价持续走高。
第一百零八期
旅游是人民群众提升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方式,是传承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领域,还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旅游业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全国旅游发展大会5月17日在京召开,这次会议是党中央首次以旅游发展为主题召开的重要会议。。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做出的重要指示: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建设旅游强国。全国旅游发展大会的召开,指引我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描绘出“诗和远方”的壮美前景。
第一百零九期
近期,南方多地持续出现强降雨,多地发生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北方部分地区旱情发展迅速。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防汛抗旱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扎实做好防汛抗旱、抢险救灾各项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第一百一十期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下称: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满三周年。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全国碳市场发展报告(2024)》显示,全国碳市场启动三年以来,总体运行平稳,已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2023年电力碳排放强度相比2018年下降8.78%,全国碳市场推进行业减排效果逐步显现,碳市场在碳定价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强化。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将稳步扩大行业覆盖范围,尽快将钢铁、水泥、铝冶炼等重点排放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第一百一十一期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目标,其中包括“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11日,《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正式对外公布,这是国家层面首次对全面绿色转型进行系统部署。
第一百一十二期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作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重大宣示。四年来,我国扎实推进“碳达峰十大行动”、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如今,全国碳市场已启动首轮扩围程序,明确了纳入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届时,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排放量占全国总量的比例将达到约60%。
第一百一十三期
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是实施全面节约战略、保障国家资源安全、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举措。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就组建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组建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是党中央着眼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落实全面节约战略,坚持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坚持创新驱动、开放合作,着力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打造全国性、功能性的资源回收再利用平台,推动国民经济循环质量和水平持续提升,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积极贡献。
第一百一十四期
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终于有了能源法。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将于202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能源法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实际,适应能源发展新形势,就能源领域基础性重大问题在法律层面作出规定,是能源领域的基础性、统领性法律,对于进一步夯实能源行业法治根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大且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