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环境、社会和治理报告(2023)》(以下简称“ESG报告”),披露了一年来工作进展。报告显示,在系统性实施ESG七大战略方向的第一年,阿里巴巴ESG行动有显著进展:全集团自身运营净碳排放和价值链碳强度实现“双降”,在乡村教育、适老化、无障碍、乡村振兴等诸多领域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与此同时,ESG正成为改革后阿里巴巴与业务集团之间的价值纽带。
截至2023年6月30日,270余家钢铁企业约7.6亿吨粗钢产能已完成或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目前,钢铁业超低排放改造累计投资逾2000亿元。全行业已有31家长流程企业与5家短流程企业成功创建了重污染天气绩效分级A级企业。
6月1日,蚂蚁集团对外发布《2022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从数字普惠、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开放生态四个维度阐述了蚂蚁集团ESG可持续发展战略。
摩根大通已承诺投资超过2亿美元购买碳减排信用额度,同时为碳捕获企业提供融资。据报道,摩根大通将从几家初创公司购买80万吨的碳减排信用额度,根据数据提供商CDR.fyi的数据,这是该新兴行业有史以来规模第二大的购买,将抵消大约16万辆乘用车的年排放量。最大的一笔交易来自微软,微软上周表示,将支付约280万吨碳减排信用额度的费用。
相比烟囱林立的发电厂、燃油车和化石燃料,建筑行业可以说是隐藏的“排碳大户”。中国建筑业协会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建筑碳排放总量占全国碳排比重高达51.3%,居所有行业之首,其中建筑材料生产阶段的碳排放34亿吨,约占全国碳排放比重28%,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25亿吨,约占21%。在实现“双碳”目标背景下,提升建筑节能水平成为“减碳”重要一环。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2023年5月11日 /美通社/ -- 霍尼韦尔(纳斯达克代码:HON)宣布推出用于生产低碳可持续航空燃料 (SAF)的成熟解决方案——创新的UOP eFining™技术。领先的合成燃料制造商HIF Global计划在其位于美国的工厂部署该技术以生产eSAF,即电子可持续航空燃料。该项目有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eSAF生产设施之一。
全国碳市场的履约期目前仍然是两年一履约。虽然2022-2023年履约是按年度履约,但2022年和2023年的配额清缴时间仍然统一在2023年底。所以2022年度的交易量并不如2021年度活跃。
2023年ABB电气可持续发展主题活动11日在福建厦门举行,ABB全球最大制造基地-ABB厦门工业中心“碳中和”园区示范基地项目落成。
日前,由东风商用车公司技术中心负责的《东风中重型商用车绿色智能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获得2022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实现了中重型商用车的绿色、低碳发展。基于该技术,东风商用车开发了214款车型,近三年新增销售额457.12亿元。
据了解,在世界各地,已有超过250家供应商承诺加入苹果的供应商清洁能源计划,占苹果公司直接生产支出的85%以上。到目前为止,在苹果全球供应链中,已有13.7GW清洁能源投入使用。苹果公司已经呼吁供应商在所有与苹果相关的运营中进行脱碳,包括使用100%可再生电力。在中国,相关公司已开始使用中国新的绿色电力交易系统,这一动态体系将使企业能够在一年中定期多次购买经认证的清洁能源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