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我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898亿元 同比增加76.2%
国家水网建设提速 助力高质量发展重
国家自然资源督察南京局约谈江西省九江市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和行业逐步细分,第三方服务飞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在环保等领域,第三方服务机构弄虚作假的问题也屡见不鲜,有关部门对此高度关注。
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农业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报告指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和农村环境治理成效显著。
9月5日,27岁的网红健身博主刘灿在重庆市南川区一地意外溺亡。据知情人士消息,其溺亡地为南川区头渡镇前星村尚未开发的景点“一线天峡谷”,即所谓的“野景点”。目前,该区域已经被当地封锁,游客禁止入内。
近日,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会同有关成员单位,对2024年8月全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会商核定。
过去两天,今年第11号台风“摩羯”重创海南。据初步估算,给海南省造成的经济损失远超2014年超强台风“威马逊”,成为自1949年以来登陆我国的最强秋台风。“摩羯”为何能展现如此惊人的强度?后续如何发展?哪些次生灾害需要防范?
过去一年,中国消费者共消费了超过213.1亿杯现制茶,相当于平均每秒钟就喝掉676杯。这些茶饮消费的背后,伴随着约43.04万吨塑料垃圾的产生。
近日,我国新增3个世界地质遗产地,4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中国气象局近日正式发布远洋气象导航服务平台及服务产品,将更好地满足远洋船舶航行气象导航服务需求,进一步提升海上气象防灾减灾能力,为船舶航行保驾护航。
生态环境部近日发布的《中国噪声污染防治报告(2024)》显示,2023年,我国城市声环境质量总体向好,声环境功能区昼间、夜间手工监测达标率同比稳中有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中国坚定不移加快能源转型,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适应时代要求的能源转型之路。
今年上半年,全国多地港口货物吞吐量持续增长。在数量庞大的进口货物中,如何精准高效识别不符合中国环保要求的各类有害物品、阻止“洋垃圾”入境?
在世界贸易组织2024年公共论坛期间,全球化智库10日在瑞士日内瓦举办题为“利用中国绿色转型减缓全球气候变化:视角、机遇与挑战”的研讨会,聚焦贸易政策与气候变化应对以及中国在该领域的积极贡献。
英国《金融时报》8日报道称,希腊当局表示将出台针对邮轮、酒店和民宿短期租赁的新举措,以遏制当地的“过度旅游”现象,这引发了不少当地旅游从业者的反对。
世界卫生组织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相较于2022年,2023年全球报告的霍乱病例数增加13%,死亡人数上升71%。去年,全球超过4000人死于这种可预防且易于治疗的疾病。
近期有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带来的酷暑天增加,正威胁着大白菜的生存。甚至有预测指出,韩国未来环境可能不再利于大白菜生长,韩国有一天可能会因为气温过高而无法种植大白菜。
巴基斯坦国家灾害管理局2日发布报告说,今年7月1日至8月31日的两个月内,季风暴雨引发的灾害已在该国造成至少293人死亡、564人受伤。
意大利西西里岛近期遭遇严重干旱,中部数十个城镇实行配水制,居民只能依赖水罐车供水,平均用水成本或高达300欧元。
澳大利亚南澳大利亚州阿德莱德动物园24日开始为大熊猫“网网”和“福妮”举行为期两天的生日庆祝活动。
悉尼水务局在大悉尼地区多个饮用水集水区的水样中检测出被称为“永久性化学物质”的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这是悉尼水务局首次证实在饮用水集水区检测到该物质。
不久前,由巴西气候变化研究网络主办的首届巴西全国气候变化大会在该国首都巴西利亚举行,与会人士就巴西适应气候变化的解决方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极端天气的预测及应对等议题展开讨论。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近日发布《2024年世界森林状况》报告。该报告以“促进林业部门创新,迈向可持续未来”为主题,介绍了世界森林的最新状况,包括气候变化给全球森林带来的挑战和威胁等。
2023年是全球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也是欧洲第二热的年份。来自权威期刊《自然-医学》的最新研究发现:去年欧洲可能发生了超过47000例高温相关死亡。
据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农业农村部、中国气象局发布通知,加强海洋渔业气象防灾减灾。
据国家发改委8月21日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组织编制了《能源重点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实施方案》,为推动能源重点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为进一步规范轻型汽车能源消耗量标示管理,完善汽车能源消耗量公示制度,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轻型汽车能源消耗量标示管理的通知》。
7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能源局今日联合发布了《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方案》旨在加大节能降碳工作力度,统筹推进存量煤电机组低碳化改造和新上煤电机组低碳化建设,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大型活动可持续性评价指南》(GB/T 44160-2024)国家标准。本标准着眼于绿色发展,对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围绕可持续性采购、碳中和、场地利用、生态修复和恢复等方面设置了7大类35项评价指标,重点关注大型活动的绿色低碳水平、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社会责任承担。
为保证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项目实施效果,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农村环境整治资金效益,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实施,近日,财政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资金绩效评价办法》。
近日,财政部、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要求进一步规范中央财政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管理。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近日,生态环境部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0-2015)、《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2015)、《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2-2015)等三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以下简称“三项标准”)修改单。
为深入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稳步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全民行动,日前,生态环境部、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中央网信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九部门共同制定并发布《关于深入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系列活动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
日前,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一以贯之坚持节约优先方针,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强化碳排放强度管理,分领域分行业实施节能降碳专项行动,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做好节能降碳工作,更好发挥节能降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5月20日,本报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共同发布《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 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当前,“双碳”战略持续推进,“十四五”规划纲要更是将“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13.5%”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约束性指标之一。杜祥琬认为,实现上述目标,应加强科技创新,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降低单位GDP能耗和碳排放强度,持续推动节能提效。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不仅是一场关乎农业结构和生产方式调整的经济变革,也是一次行为模式、消费模式的绿色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