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研究 >  正文

换电“朋友圈”扩容意味什么?

来源:经济日报 时间:2025-04-10 18:02:24

字号

完善的能源补给网络是新能源汽车普及的关键。近日,中国石化和宁德时代签署产业与资本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携手构建全国换电网络生态和标准建设,统一管理运营换电资产,今年将建设不少于500座换电站,未来共同致力于实现建设1万座换电站目标,推动我国换电站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此前,蔚来与宁德时代也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旨在打造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乘用车换电服务网络。换电“朋友圈”持续扩容,有望改写我国交通能源版图。

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变革核心力量。从城市街头到乡村小道,越来越多新能源汽车穿梭其中,它们以绿色低碳、智能高效的优势,悄然改变着人们的出行方式和生态环境。但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断攀升,一个关键问题逐渐凸显——充电难。充电桩布局不均衡、充电时间漫长、节假日“抢”桩难,让不少车主在长途出行时陷入“里程焦虑”,也制约了新能源汽车进一步普及。

作为新能源汽车补能的重要方式,换电模式被认为是破解充电焦虑、促进交通领域低碳发展的关键路径之一。换电模式的核心优势在于高效性与稳定性。换电站可在几分钟内完成换电,无需车主下车操作,与加油体验相差无几,对于没有条件安装家用充电桩的车主也更加便利。通过智能温控与涓流充电策略,换电站还可有效延长电池寿命,每次换电同步完成健康检测,降低安全隐患。从资源利用角度看,换电体系通过集中管理电池,可实现梯次利用与高效回收,较传统模式更节约电池资源,契合循环经济理念。

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换电站展现出独特的能源协同价值。作为分布式储能单元,换电站具备“削峰填谷”功能,其负荷峰谷差小、对电网冲击弱,可在用电低谷期充电、高峰期反向供电。这一调节过程高度可控,可在保障用户正常换电的同时,实现电力资源高效调配,提升电力系统稳定性。随着我国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扩大,换电站的灵活调峰调频能力将成为消纳风电、光伏的重要抓手。

传统能源巨头与新能源领军企业强强联合,将加快换电生态圈体系化构建。换电站建设面临选址难、土地成本高、电力扩容慢等问题,一直以来铺设速度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用户需求。中国石化目前已建成综合加能站3万座、全渠道用户数超3亿人,日均服务客户2000万人次,是油车时代补能的重要依托。宁德时代是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供应商,已与长安汽车、广汽埃安、北汽集团、上汽集团、一汽红旗、蔚来等乘用车和重汽、解放、福田等主流卡车制造商达成合作,将陆续推出多款换电乘用车型和30多款底盘换电卡车。一个有场地、有客户,一个有电池、有技术,双方联合有望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让换电站如同加油站一样随处可见。

双方合作也为民营企业参与能源领域开发建设树立了样本。今年年初,国家能源局表示,将加大力度支持更多民营企业参与能源项目开发建设。换电站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加油站”,是未来交通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设,不仅需要资金和技术,更需要统一的标准和高效的运营模式。中国石化与宁德时代携手,将为央企民企共建能源基础设施树立标杆。双方合作也将吸引更多企业加入,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加速换电站网络布局和优化。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换电是一条重资本、高投入、长周期的发展路线,完成1万座换电站这样的宏大目标,离不开行业和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相关企业除了要与整车、金融、保险等行业合作外,还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商业模式创新,如此方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让绿色出行多一种选择。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