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热点推荐 >  正文

“十四五”即将收官,目标任务进度如何?

来源:中国发展改革报 时间:2025-04-11 17:18:10

字号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的时间坐标上,尤其需要对照目标任务,一一复盘。

图片

近日,国家“十四五”重大工程——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简称“疆电入渝”工程)进入最后攻坚冲刺阶段。图为在“疆电入渝”工程新疆送端站——巴里坤换流站,施工人员进行电容器组设备引线安装。新华社发

多项指标已经提前实现

“十四五”规划《纲要》设置“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绿色生态”“安全保障”五大类20项指标。

截至目前,哪些指标已经提前实现?2023年底公布的“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显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等4项指标提前实现。

根据近一年多以来有关方面公布的数据,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森林覆盖率等指标也已经提前实现。在中期评估报告中,这几项指标都快于预期。

年度经济增长均符预期

经济增长是关联性强的基础性指标,历来备受国内外关注。

充分考虑到“十四五”时期发展环境的复杂性,“十四五”规划《纲要》没有设定5年GDP年均增速指标,而是表述为“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视情提出”。虽然这一指标以定性表述为主,但每年《政府工作报告》都根据内外部环境变化和经济运行状况等,兼顾需要和可能,有针对性地提出年度增长目标。

从发展实践来看,我国的经济总量在2020年突破100万亿元,在2021年、2022年连续突破110万亿元、120万亿元,到2024年又超过了130万亿元。2020年至2022年,年均增长4.5%左右,2023年增长5.2%,2024年增长5.0%……近年来,我国有效应对一些国家不断升级的遏制打压、新冠疫情严重冲击、国际地缘政治冲突等各种不确定难预料因素,经济始终“在轨运行”,“期末成绩”均符预期。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5%左右的GDP增速目标。综合发展态势、能力条件、支撑政策等方面因素来看,我们对实现这一增长目标是充满信心的。当然,实现这个目标,也绝非轻而易举,必须付出非常艰苦的努力。

98%以上的项目已完成规划目标

作为五年规划实施的重要抓手和核心载体,重大工程项目往往与国家重大战略、重大规划、重大政策紧密衔接,投资规模较大,建设周期较长,对调结构、稳投资、促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102项重大工程项目,涵盖交通、能源、电信、水利以及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

“十四五”以来,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等要素跟着项目走,102项重大工程项目统筹推进机制不断完善,各有关部门各地方扎实推动各项工作,明确责任分工,建立任务台账,加强调度监测,强化要素保障。

今年3月,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了解到,“十四五”102项重大工程涉及的5000多个具体项目,已经开工建设或建成的达到98%,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国家发展规划法呼之欲出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经编制和实施了14个五年规划(计划),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立法可以将这些实践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

党的十九大以来,推进国家发展规划立法的步伐明显加快。“十四五”规划《纲要》在“加强规划实施保障”篇章中,明确提出“加快出台发展规划法,强化规划编制实施的法治保障”。

2023年9月,国家发展规划法被纳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列为“条件成熟、任期内拟提请审议”的优先项目。今年2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规划法(草案)》,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会议指出,要不断提高国家发展规划编制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规范化水平,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