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生态中国网微博 生态中国网公众号
  • 首页
  • 新闻
  • 财经
  • 环保
  • 旅游
  • 碳中和
  • 视频
  • 科技
  • 产业
  • 智库
  • 专题
生态中国网
扫码关注生态中国

扫码关注生态中国

  • 首页
  • 新闻
  • 科技
  • 林业
  • 产业
  • 旅游
  • 环保
  • 文化
  • 政策
  • 公益
  • 智库
  • 认证
相关频道 技术 能源 材料 设备 监测
  • 清洁能源替代传统燃油 中国造船业试水绿色智能

    清洁能源替代传统燃油 中国造船业试水绿色智能

  • 推动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

    推动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

  • 科技加持 海洋如此惠及人类

    科技加持 海洋如此惠及人类

  • 沪科研团队“以废攻废” 让废弃塑料和二氧化碳“负负得正”

    沪科研团队“以废攻废” 让废弃塑料和二氧化碳“负负得正”

  • 2021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发布

    2021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发布

  • 锂电产业竞速加剧,为何四川脱颖而出?

    锂电产业竞速加剧,为何四川脱颖而出?

技术

更多 >
唐山将打造具有特色的氢能产业发展新高地

唐山将打造具有特色的氢能产业发展新高地

日前,河北省唐山市政府出台《唐山市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提出打造具有唐山特色的氢能产业发展新高地,加快提升产业技术创新与装备制造水平,推进氢能多领域应用和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氢能全产业链,引领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朝着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中国环境网 2022-06-29
官方发布,这些环境相关重大科技难题应关注!

官方发布,这些环境相关重大科技难题应关注!

对科学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对工程技术创新具有关键作用,对产业发展具有引领作用。昨日,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闭幕式上,中国科协发布30个重大问题难题,引领科技攻关方向。

中国环境网 2022-06-28
  • 唐山将打造具有特色的氢能产业发展新高地
  • 官方发布,这些环境相关重大科技难题应关注!
  • 获吉尼斯世界纪录!和青海的光伏项目有关......
  • 人工智能可为碳中和目标起到关键作用
  • 富阳旱稻种植首次应用机覆生物降解膜技术
  • 城镇污水处理居然用上了核技术?
  • 中国首艘甲醇双燃料绿色船舶在广州南沙交付

能源

更多 >
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发力,全民电车的时代还远吗?

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发力,全民电车的时代还远吗?

3月以来,国内已有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宣布涨价,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5月汽车销量同比下降12.6%,但新能源车销量增长105.2%,新能源汽车价格销量双涨反映怎样的市场状况?

中国环境网 2022-07-01
能源改革箭在弦上 上海谋划氢能千亿产值版图

能源改革箭在弦上 上海谋划氢能千亿产值版图

面对全球能源结构改革的历史性浪潮,中国大力发展氢能产业的蓝图正徐徐展开,上海再次担当改革创新“领头羊”的角色。日前,上海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下称《规划》),提出对标全球前沿标准,力争到2035年打造出国际一流的氢能科技、产业、示范高地。《规划》除了锁定“突破千亿产值、集聚百家领军企业”等目标外,还明确了“建设海外氢能进口输运码头,布局东亚地区氢能贸易和交易中心”等新方向。

新华网 2022-06-30
  • 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发力,全民电车的时代还远吗?
  • 能源改革箭在弦上 上海谋划氢能千亿产值版图
  • 储能,木桶上的短板
  • 清洁能源替代传统燃油 中国造船业试水绿色智能
  • 造车新势力座次再生变 “蔚小理”竞争或将白热化
  • 能源童话:丹麦何以成为“最可持续国家”
  • 推进“油换电”:北京力争2025年新能源车达200万辆

材料

更多 >
防污材料动起来,帮海洋工程装备甩掉污染物

防污材料动起来,帮海洋工程装备甩掉污染物

数字化转型是生态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数字技术为我国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生态系统质量、推动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驱动力。数字化和生态化关系密切,而区块链则进一步推动了数字化与生态化的协同发展。

科技日报 2022-06-15
日本研发可在海中自然降解的新型塑料

日本研发可在海中自然降解的新型塑料

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的载人潜水调查船“深海6500”号7日,吊起了约半年前沉入相模湾深海、对环境负担轻的新型“生物可降解塑料”的试制材料。

财联社 2022-06-09
  • 防污材料动起来,帮海洋工程装备甩掉污染物
  • 日本研发可在海中自然降解的新型塑料
  • 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大幅上涨 数箭齐发“降温”
  • 新型氧化石墨烯膜为海水提铀提供新思路
  • 降低全球扬尘排放的55%,旱地“活皮肤”每年防止释放约7亿吨尘土
  • 废弃材料制成可再生生物水泥,能用于土壤改良和控制海滩侵蚀
  • 我国首例“零碳”橡胶防老剂面世

设备

更多 >
粤港澳大湾区首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首个重大设备安装完成

粤港澳大湾区首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首个重大设备安装完成

29日17时,粤港澳大湾区首台“华龙一号”机组,中广核广东太平岭核电项目1号机组环吊安装顺利通过各项载荷试验验收,标志着太平岭核电首个重大设备安装工作完成,提前1天实现项目关键一级里程碑节点。

中国新闻网 2022-06-30
“余杭碳眼”上线助力打造生态共富“双碳革新”

“余杭碳眼”上线助力打造生态共富“双碳革新”

探索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路径,近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创新开发减污降碳协同管理场景应用——“余杭碳眼”正式上线。余杭区在全国率先建设上线“余杭碳眼”、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企业指数研究,促使环境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向注重源头预防和治理转变,将为全国其他地区探索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路径提供余杭方案和余杭样板。

中国环境网 2022-06-21
  • 粤港澳大湾区首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首个重大设备安装完成
  • “余杭碳眼”上线助力打造生态共富“双碳革新”
  • 机械化新设备助力甘肃防沙治沙
  • 低浓度二氧化碳快速集获器面世
  • 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母船下水
  • 首套国产化深水水下采油树安装完成 我国深水油气开发关键技术装备研制迈出关键一步
  • 全球首艘大型动力定位浅水特种勘探船在大连下水

监测

更多 >
自动监测数据造假花样百出,监管执法怎样练就“火眼金睛”?

自动监测数据造假花样百出,监管执法怎样练就“火眼金睛”?

近年来,生态环境部及各地多次通报了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的典型案例。笔者对此进行了梳理,发现新的违法形式层出不穷,而且违法手段也越发隐蔽。那么,自动监测数据如何弄虚作假?督察人员在督察检查中如何快速发现问题?笔者对此进行了总结。

中国环境网 2022-06-28
智慧气象实现“风云可测”

智慧气象实现“风云可测”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气象工作深度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围绕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持续优化气象服务供给,稳步提升气象信息化水平,积极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成为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护佑人民安全福祉的重要保障。

中国新闻网 2022-06-07
  • 自动监测数据造假花样百出,监管执法怎样练就“火眼金睛”?
  • 智慧气象实现“风云可测”
  • 新疆开发大数据产品助力水资源监测工作
  • 科考队员成功登顶 我国珠峰地区梯度气象观测体系初步建成
  • 国有土地储备监测监管系统升级 土地管理将形成全流程信息化链条
  • 2021年环境监测行业发展评述和2022年发展展望
  • 锚定乡村振兴总目标 用“长牙齿”的硬举措保护耕地
热门话题
  • 1 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发力,全民电车的时代还远吗?
  • 2 能源改革箭在弦上 上海谋划氢能千亿产值版图
  • 3 粤港澳大湾区首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首个重大设备安装完成
  • 4 唐山将打造具有特色的氢能产业发展新高地
  • 5 官方发布,这些环境相关重大科技难题应关注!
  • 6 自动监测数据造假花样百出,监管执法怎样练就“火眼金睛”?
  • 7 获吉尼斯世界纪录!和青海的光伏项目有关......
  • 8 储能,木桶上的短板
  • 9 人工智能可为碳中和目标起到关键作用
  • 10 富阳旱稻种植首次应用机覆生物降解膜技术
推荐阅读
  • 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发力,全民电车的时代还远吗? 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发力,全民电车的时代还远吗?
  • 能源改革箭在弦上 上海谋划氢能千亿产值版图 能源改革箭在弦上 上海谋划氢能千亿产值版图
  • 粤港澳大湾区首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首个重大设备安装完成 粤港澳大湾区首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首个重大设备安装完成
  • 微博: weibo.com/u/6012681959

  • 头条号: 生态中国网

  • 友情链接
  • 中国政府网 生态环境部官网 自然资源部官网 农业农村部官网 国家林草局官网 水利部官网 国家发改委官网 文化和旅游部官网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 央视新闻 央视网 央广网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中新网 人民日报 中国环境报 中国环境网 中国碳交易平台 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碳交易网 北极星环保网 中国水网 中国大气网 中国固废网 中国水业网 国际在线生态频道 澎湃新闻绿政公署 新浪网环保频道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中华环保联合会 IPE 《环境保护》杂志 《亚洲环保》杂志
  • 关于我们 版权申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邮箱  |  chinaecological@eco.gov.cn
  • Copyright © 2012 eco.gov.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生态中国网 京ICP备12047798号-1  Powered by smarta 京公网安备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43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