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生态中国网微博 生态中国网公众号
  • 首页
  • 新闻
  • 财经
  • 环保
  • 旅游
  • 碳中和
  • 视频
  • 科技
  • 产业
  • 智库
  • 专题
生态中国网
扫码关注生态中国

扫码关注生态中国

  • 首页
  • 新闻
  • 科技
  • 林业
  • 产业
  • 旅游
  • 环保
  • 文化
  • 政策
  • 公益
  • 智库
  • 认证
相关频道 技术 能源 材料 设备 监测
  • 全球首次海上风电无淡化海水直接电解制氢海试成功

    全球首次海上风电无淡化海水直接电解制氢海试成功

  • 鱼与熊掌也可兼得 我国科学家创制新型双功能催化剂

    鱼与熊掌也可兼得 我国科学家创制新型双功能催化剂

  • 我国成功发射“澳门科学一号”卫星

    我国成功发射“澳门科学一号”卫星

  • 新型植入式酶燃料电池:无惧弯折拉伸 将汗水化为电能

    新型植入式酶燃料电池:无惧弯折拉伸 将汗水化为电能

  • 西格里碳素推出耐温人造丝基碳纤维织物

    西格里碳素推出耐温人造丝基碳纤维织物

  • 丝路十年 逐梦深蓝——中国石油莫桑比克科洛尔项目圆梦深海清洁能源

    丝路十年 逐梦深蓝——中国石油莫桑比克科洛尔项目圆梦深海清洁能源

技术

更多 >
全球首次海上风电无淡化海水直接电解制氢海试成功

全球首次海上风电无淡化海水直接电解制氢海试成功

全球首次“海上风电无淡化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技术”海上中试,在福建省兴化湾海上风电场获得成功。专家组认为,海水无淡化原位直接电解制氢装备设计合理、运行稳定,试验验证了该项技术的可行性,可以作为未来海上可再生能源制氢的重要发展路径。

科技日报 2023-06-02
宁夏升级治沙“利器” 加速修复荒漠化土地

宁夏升级治沙“利器” 加速修复荒漠化土地

5月初,位于腾格里沙漠东南边缘的宁夏中卫市,上半年3万亩的治沙任务提前一个月就完成了。

新华社 2023-05-26
  • 全球首次海上风电无淡化海水直接电解制氢海试成功
  • 宁夏升级治沙“利器” 加速修复荒漠化土地
  • 人工智能数据分析平台 快速高效巡检抽水蓄能电站
  • 防治污染,让微生物“吃掉”有害气体
  • 我国科研团队找到乙酸“零碳”制备新路径
  • 我国首个植物基因编辑安全证书下发
  • 生物降解地膜:农田的环保“新衣”

能源

更多 >
国家电网积极推动储能产业发展 “超级充电宝”助建新型能源体系

国家电网积极推动储能产业发展 “超级充电宝”助建新型能源体系

清晨,大别山深处,国网安徽金寨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波光荡漾,水流涌动。伴着水库水位逐渐升高,电站机组静静地等候用电高峰的到来,蓄能待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3-05-25
绿电装机将破百万 霍林郭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绿电装机将破百万 霍林郭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5月14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霍林郭勒市政府获悉,该市“后续火电灵活性改造消纳新能源试点项目”中的30万千瓦风电项目首次吊装成功。这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进入风机大规模安装阶段,项目全容量并网后,霍林郭勒市循环经济绿电装机将突破百万。

科技日报 2023-05-17
  • 国家电网积极推动储能产业发展 “超级充电宝”助建新型能源体系
  • 绿电装机将破百万 霍林郭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 丝路十年 逐梦深蓝——中国石油莫桑比克科洛尔项目圆梦深海清洁能源
  • 中国氢能产业发展走上“快车道”
  • 三结钙钛矿光伏电池效率创新高
  • 首台国产HA级重型燃机于河北省秦皇岛市顺利发运并交付给大湾区用户
  • 国家能源局: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材料

更多 >
鱼与熊掌也可兼得 我国科学家创制新型双功能催化剂

鱼与熊掌也可兼得 我国科学家创制新型双功能催化剂

鱼与熊掌也可兼得!5月19日,《科学》发表了一项关于煤经合成气直接转化制烯烃的最新成果。

科技日报 2023-05-29
海藻保鲜膜:来自海洋的天然“塑料”

海藻保鲜膜:来自海洋的天然“塑料”

科学家们发现,海藻富含多种多糖类物质,这些多糖类物质形成凝胶后可以延展成薄膜,较好的柔韧性使其拥有制作保鲜膜的潜质。海藻保鲜膜可以和包裹的食品一起进行烹饪或直接食用,如果不慎被人们丢进自然界,只要和足够的水接触超过2小时,就会分解为有机物,进入土壤中和大自然融为一体。

科技日报 2023-05-22
  • 鱼与熊掌也可兼得 我国科学家创制新型双功能催化剂
  • 可以像纸一样弯曲!我国研制出高柔韧性单晶硅太阳电池
  • 海藻保鲜膜:来自海洋的天然“塑料”
  • 新型植入式酶燃料电池:无惧弯折拉伸 将汗水化为电能
  • 西格里碳素推出耐温人造丝基碳纤维织物
  • 3D多孔辐射制冷薄膜 可使冰融化速率降低4倍
  • 全光谱光催化材料 实现水体污染零碳净化

设备

更多 >
“北山一号”成功完成首次地下转弯

“北山一号”成功完成首次地下转弯

5月29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坡度螺旋掘进机“北山1号”,首次转弯成功。

科技日报 2023-05-30
我国成功发射“澳门科学一号”卫星

我国成功发射“澳门科学一号”卫星

5月21日16时,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颗内地与澳门合作研制的空间科学卫星“澳门科学一号”。

新华网 2023-05-23
  • “北山一号”成功完成首次地下转弯
  • 我国成功发射“澳门科学一号”卫星
  • 低轨卫星物联网:空天地海全覆盖 保持通信不失联
  • “中国智造”展现创新实力
  • 勘天测雨,中国造“降水星”成功发射
  • 机器人维护污水深隧、解决暗涵淤堵,“绿色管家”实现统筹管控治理水环境,“智慧伙伴”大显身手
  • 为了机匣不再“卡脖子”——我国首套重型五轴立式铣车机床攻关之路

监测

更多 >
新型农业设施环境测控技术为温室装上“智慧开关”

新型农业设施环境测控技术为温室装上“智慧开关”

近期,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北京市设施蔬菜创新团队岗位专家安冬开展了基于电力线载波传输与智能开关技术结合的设施蔬菜环境实时测控技术研究,首次将这种新型农业设施环境测控技术在北京房山综合实验站实验成功。

科技日报 2023-05-31
新成果给塔机装上了“智慧大脑”

新成果给塔机装上了“智慧大脑”

“塔式起重机顶升安全监控系统”,其特色在于将大数据算法、自动监测技术、人脸识别技术、物联网技术等融入传统装备,给塔机装上“智慧大脑”。

科技日报 2023-05-24
  • 新型农业设施环境测控技术为温室装上“智慧开关”
  • 新成果给塔机装上了“智慧大脑”
  • 我国获取全球首套山地冰川三波段探测数据
  • 航天科工自然资源监测雷达获世界雷达博览会金奖
  • 我国已建立全国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
  • 测量“城市呼吸”,助力“双碳”目标
  • 骤旱将成全球干旱“新常态”,预警应对成当务之急
热门话题
  • 1 全球首次海上风电无淡化海水直接电解制氢海试成功
  • 2 新型农业设施环境测控技术为温室装上“智慧开关”
  • 3 “北山一号”成功完成首次地下转弯
  • 4 鱼与熊掌也可兼得 我国科学家创制新型双功能催化剂
  • 5 宁夏升级治沙“利器” 加速修复荒漠化土地
  • 6 可以像纸一样弯曲!我国研制出高柔韧性单晶硅太阳电池
  • 7 国家电网积极推动储能产业发展 “超级充电宝”助建新型能源体系
  • 8 新成果给塔机装上了“智慧大脑”
  • 9 我国成功发射“澳门科学一号”卫星
  • 10 海藻保鲜膜:来自海洋的天然“塑料”
推荐阅读
  • 全球首次海上风电无淡化海水直接电解制氢海试成功 全球首次海上风电无淡化海水直接电解制氢海试成功
  • 新型农业设施环境测控技术为温室装上“智慧开关” 新型农业设施环境测控技术为温室装上“智慧开关”
  • “北山一号”成功完成首次地下转弯 “北山一号”成功完成首次地下转弯
  • 微博: weibo.com/u/6012681959

  • 头条号: 生态中国网

  • 友情链接
  • 中国政府网 生态环境部官网 自然资源部官网 农业农村部官网 国家林草局官网 水利部官网 国家发改委官网 文化和旅游部官网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 央视新闻 央视网 央广网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中新网 人民日报 中国环境报 中国环境网 中国碳交易平台 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碳交易网 北极星环保网 中国水网 中国大气网 中国固废网 中国水业网 国际在线生态频道 澎湃新闻绿政公署 新浪网环保频道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中华环保联合会 IPE 《环境保护》杂志 《亚洲环保》杂志
  • 关于我们 版权申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邮箱  |  chinaecological@eco.gov.cn
  • Copyright © 2012 eco.gov.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生态中国网 京ICP备12047798号-1  Powered by smarta 京公网安备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43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