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生态一周观察 >  正文

高质量推进我国国家公园建设

来源:人民网 时间:2022-04-18 14:30:55

字号

2021年10月12日,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召开期间,中国宣布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

今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海南岛中南部的五指山市考察调研时指出,海南要坚持生态立省不动摇,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对热带雨林实行严格保护,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向世界展示中国国家公园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丰硕成果。

中国高质量推进国家公园建设,是适应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需要,也是对接国土空间治理和维护国土生态安全的需要。事实证明,国家公园是被全世界普遍接受的一种自然保护通用模式,也是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有效实践。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国家公园理念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响应。世界各国根据本国资源特色和基本国情,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实践探索,保护思想和管理模式逐步演化发展。根据世界保护地数据库统计,截至2022年4月,属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保护地分类体系中“国家公园”的数量已高达5943个。

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以来,我国国家公园的推进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通过组织试点、总结经验、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定相关标准,总体朝着统一、高效和规范的方向发展。2017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提出了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国家代表性、全民公益性的国家公园理念,明确了国家公园在自然保护地建设中的标志性作用。2019年印发的《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我国自然保护地按照生态价值和保护强度高低依次分为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和自然公园3类,强调了国家公园的主体地位。2021年第一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表明我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目标任务已基本完成,并在统一管理机构、健全法治保障、完善资金机制、推进共建共享、提升能力建设、促进合作交流等方面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全面推进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有望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迈上新的台阶。

国家公园建设须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一是要保持自然保护与发展的平衡,即发展要遵循自然规律,增强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二是要实现生态产品的价值转换,使“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转型。两方面齐头并进,相融发展,互为一体,但都要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共同价值取向。

国家公园建设须兼顾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需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做到应保尽保——将自然生态系统中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部分保护起来。同时以协同高效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合理利用国家公园的资源禀赋,划定适当区域,为国民提供休闲游憩、教育学习等福祉。

国家公园建设须坚持共建共享,发挥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长远效益。需要通过精心的经营管理、多元共治等,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如倡导社区参与,充分利用当地居民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活智慧与才能,邀请他们共同管理和守护自然资源,并向他们提供相关就业机会,保障其应有权益,实现利益共享。在国家公园建设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就业市场与服务产品等带来的经济效益,又可以用于国家公园的资源保护,提高发展的可持续性。

国家公园已成为当今世界自然保护的主流形式,也是全球自然保护事业共同的语言。相信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中国国家公园的建设发展将在全球自然保护领域发挥重要影响,为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注入不竭动力。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