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生态一周观察 >  正文

学习笔记丨要树立大食物观 既向陆地要食物 也向海洋要食物

来源:广州日报 时间:2023-04-17 11:01:50

字号

4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湛江、茂名、广州等地,深入企业、港口、农村等进行调研。


本期《学习笔记》特邀党校专家和干部群众一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广东大地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


学习金句


中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


种业是现代农业、渔业发展的基础,要把这项工作做精做好。


要大力发展深海养殖装备和智慧渔业,推动海洋渔业向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转型升级。


image.png

危旭芳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危旭芳


树立和践行大食物观 端牢端好中国饭碗


粮安天下,农稳社稷。中国有14亿多人口,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压舱石,端牢端好中国饭碗,重要性不言而喻。经过几代人的赓续奋斗,我国粮食生产在不懈探索和持续创新中取得新突破,全国谷物总产量稳居世界首位,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仅2000多亿斤到2022年的1.37万亿斤,超过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守住了国家粮食安全底线。我国用仅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近20%的人口,且城乡居民餐桌上的食物品种日益丰富、结构日趋合理、品质日渐优良,正逐步实现从“吃饱”到“吃好”“吃优”的跨越。面向未来,面对国际粮食贸易不稳定性增加、国内生态资源约束趋紧、国民饮食结构显著变化的大背景,要进一步牢固树立和践行大食物观,不断优化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


树立和践行大食物观,端牢端好中国饭碗,要求我们着眼全局和长远,从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出发,探索更丰富的食物来源渠道和更合理的营养膳食方案。树立和践行大食物观,要求我们以更宽阔的视野、更宏大的格局,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面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面向生物多样性这一最大的“种子库”,保护人类农业的基础,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满足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紧密结合资源禀赋条件,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加快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分领域制定实施方案。


树立和践行大食物观,端牢端好中国饭碗,要求我们始终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筑牢“基本面”,夯实“大后方”,守好“压舱石”,把牢“定盘星”,继续从政策定调、改革增效、科技赋能等方面着手,进一步增强端牢端好中国饭碗的信心和能力。在政策定调上,以中央一号文件为引领,进一步强化确保粮食安全的政策导向和政策力度。在改革增效上,以改革促发展,进一步增强确保粮食安全的发展动力和改革活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补短板、攻难点、疏堵点,进一步释放农村活力,确保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稳。在科技赋能上,以“种子”和“耕地”为核心,不断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为契机,打造“种业硅谷”,实施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引导种养殖业布局合理化、生产规模化和安全绿色化,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循环农业、精准农业、信息农业、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等内涵式现代农业,做好“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肉案子”“茶罐子”“大厨房”等培育与提升工程,坚实迈好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


image.png

廖志洪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渔业处处长廖志洪


全力打造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集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指出,“建设现代海洋牧场,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工船等深远海养殖”。作为海洋渔业工作战线上的一名工作人员,我觉得备受鼓舞。


水产品作为重要的“菜篮子”产品,是大食物观范畴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州向海而生,因海而兴,拥有世界一流的港口、丰富的海洋科教资源和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陆海要素兼备,文化底蕴深厚,在海洋强国、海洋强省建设大局中地位重要、责任重大。广州也有能力、有实力在全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建设中有所贡献,有所作为。


接下来,我们将把“向海洋要食物”作为树立大食物观、夯实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重要抓手,按照省提出的打造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万亿级产业集群目标,充分发挥广州地理、交通、市场、科技和装备制造等优势,以海洋牧场装备制造、海产品物流集散、水产品精深加工以及水产种业等产业为重点,找准定位和切入点,全力打造岸海联动、陆海接力的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集群,助力全省深耕“海上田园”,筑牢“蓝色粮仓”,构建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为全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广州贡献。


image.png

秦启伟


华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院长秦启伟


让现代渔业科研成果实现转移转化应用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让我深受鼓舞,十分振奋。


广东的海域面积辽阔,地处亚热带、热带,自然条件很优越,非常有利于发展海洋渔业。从实际来看,广东也是海洋渔业大省,渔业的产量和产值都是全国最高的。未来,广东发展海洋渔业也大有可为。


广东要实现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必须重视种业。每年,中国水产种业博览会都会在广州南沙举办,广东也培育出了很多鱼、虾、贝等水产养殖新品种。如今,广东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一方面能往深远海进发,搞集约化规模化海上养殖平台,实现向大海要食物,另一方面能实现近岸海洋生物资源修复。


为助力国家建设海洋强国,华南农业大学于2016年成立了海洋学院。目前,华农海洋学院聚焦现代海洋渔业、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面开展工作。去年,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和华南农业大学三方共建的广州南沙华农渔业研究院正式注册成立。今年3月28日,该研究院举行了启用仪式。成立这个渔业研究院,就是想对接现代水产种业,发展设施渔业和智慧渔业,让华农现代渔业方面的科研成果,实现转移、转化、应用,为广东和国家的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


image.png

都传新


广州市绿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都传新


保障区域“米袋子”“菜篮子”供应充足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备受鼓舞,信心倍增,干劲十足。


我们企业位于白云区流溪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拥有钟落潭寮采基地和人和镇南方村八岭庄基地。在白云区农业农村局的指导和支持下,我们通过土地流转,将周边个体农户手中闲散的田地集中起来,进行平整、改良,提升耕地质量;采用现代农业机械技术,不断扩大种粮面积,扩大生产经营规模,还为当地增加了就业岗位;积极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再生稻等先进农业技术的示范推广。


我们主要采用大棚无土栽培生产技术和肥水一体化自动施肥滴灌技术,专业种植生产彩椒和其他精品瓜果。同时,种植优质丝苗米品种;施用有机肥、生物农药,实行粮食和蔬菜水旱轮作;育苗、插秧、病虫害防治、收割、加工,实现全过程机械化操作……一系列机械化绿色高效种植技术的使用,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作物品质,保护了环境。


作为广州市农业龙头企业和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我们将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推动精耕细作、提升单产,利用信息化手段不断提升设施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以自身的稳产高产保障区域“米袋子”“菜篮子”供应充足,助力广州有效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image.png

池金泉


广州市锐沣渔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池金泉


大食物观将引领现代渔业加速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我们渔业发展是莫大的鼓舞,大食物观必将引领、推动林牧渔业加速发展。


目前,广州不断涌现出工厂化室内循环水养殖企业,通过科技力量和技术管理,把江河湖海的鱼虾搬到陆地上进行高效养殖,实现了从传统农业“靠天吃饭”到现代化可控养殖的高质量飞跃。


我们就是其中的探索者之一。我们公司的智能化工厂养殖基地位于番禺区海鸥岛,这里拥有3万多亩鱼塘,是番禺区国家级渔港经济区的核心区。与其他渔港经济区相比,这里养殖面积并不占优势,但更智能、更高效的工厂化养殖呈现集聚趋势,正在形成番禺水产养殖的新优势。


工厂化养殖不仅集约了土地,提高了产量,而且实现了风险可控,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对鱼的生长都不会造成影响。车间养鱼还解放了工人,通过智能化设备,在电脑前就可以养鱼,实现无人养殖,一个人就可以负责三个养殖车间。


展望未来发展,我们信心十足。现代渔业离不开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而番禺区正在建设的国家级渔港经济区就很好地将海洋牧场、陆基养殖、加工贸易和渔业文旅有机结合成一个渔业“大都汇”。我们相信,在大食物观引领下,现代渔业将加速发展,我们所在的番禺区国家级渔港经济区,也将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冬梅 叶卡斯 林霞虹 汤南 肖桂来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