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生态一周观察 >  正文

坚决扛起责任 建设美丽中国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23-07-24 10:20:44

字号

编者按:“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黄河奔腾万里,山东东营入海口的利津水文站见证黄河保护成效;湖里的水清了,福建厦门筼筜湖的水质管理员欣慰地笑了;一扇“青海生态之窗”,成为三江源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眼睛”;村里的环境美了,江苏镇江丹徒区老百姓的日子更加舒心;一排排转动的风车,汇聚成新疆达坂城区实现100%“绿电”的清洁动能……本版推出特别策划,从一步一个脚印,看美丽中国建设迈出的重大步伐;从点滴汇聚江河,彰显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瞩目成就。


 


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


做好水文监测、提升测报能力,山东东营——


入海口 守护黄河安澜


记者 李 蕊


清晨,黄河河面波涛微澜。山东东营利津水文站工程师邢西金坐在操作房内,聚精会神地操控着测验设备。此时,流量数据会同步呈现在电脑屏幕上。


“看,实测流量855立方米/秒,水情稳定。”邢西金指向屏幕,“目前正处于‘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如果能对黄河水情进行连续观测,提前掌握水位、流量等信息,就能做好预防准备,避免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利津水文站作为黄河入海前的最后一个水文站,在防汛抗旱及全流域水量调度中,为上级决策提供着重要的水文情报,成为确保黄河安澜的重要信息来源。


10年来,黄河径流量保持在81.88亿立方米至441.1亿立方米的区间内,总体呈波浪式微涨的趋势,水量平稳,未发生断流,亦未发生大的险情。


“利津水文站就像黄河的最后一个‘传感器’,此处的流量大小对上游水利枢纽的水量控制,起着重要参考作用。”邢西金告诉记者。如果监测流量低于50立方米/秒的红线,那么下游就会出现断流风险,必须及时调控。2021年秋汛,利津水文站实测流量最高达到5240立方米/秒,为保证黄河下游不决堤、不出险,利津水文站及时把数据上报,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及时调控,收紧上游水量,避免了险情发生。


黄河长期安澜,为当地百姓生产生活以及黄河三角洲生态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黄河水文事业的不断发展,利津水文站的测报能力也在不断提升,配备了二代无人测验平台、光电测沙仪、自动报汛系统等自动化测量和取样设备,不用再通过吊箱将人水平送至黄河上空指定位置水面进行测量,提高了测验精度,也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危险性。


“我们将创新技术手段,提高黄河水文测报能力,密切关注水情、水势变化,确保黄河长治久安。”邢西金说,“今年是我在利津水文站工作的第八年。扎根黄河边,做好水文监测,为长期守护黄河安澜而奋斗,这就是我的座右铭。”


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


从单一治理到联合共治,福建厦门——


筼筜湖 扮靓花园城市


记者 王崟欣


筼筜湖畔,晚风轻拂,白鹭蹁跹。美景中,沿湖而设的LED显示屏十分显眼。显示屏上,是筼筜湖最新的水质数据。水质管理员陈清福拿着水质监测仪,取样、检测、记录,一气呵成。


自2011年入职福建厦门市筼筜湖保护中心,陈清福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监测筼筜湖水质。日巡、夜巡,每周公告监测,月度水质全面“体检”……LED屏上,显示的正是陈清福手中水质监测仪的最新监测结果。每周,陈清福都会和同事汇总监测当周数据,并通过LED屏向市民公告。


“化学需氧量降至每升2毫克以下,水体溶解氧升至每升5毫克以上。”一块小小的LED屏,记录了筼筜湖近10年来的水质变化,也折射出筼筜湖生态治理的生动实践。


昔日污水横流,如今水清鱼畅,游客流连忘返。30多年来,厦门依靠“依法治湖、截污处理、清淤筑岸、搞活水体、美化环境”的治湖思路,治理与保护并行。如今,经过四期综合治理的筼筜湖水质持续向好,同时实现了从点到面、由水下到岸上、从单一治理到联合共治的转变。如今,筼筜湖已成为厦门这座花园城市的“城市会客厅”。


“水质变好,连带着检测时间也缩短了。”陈清福介绍,通常,水质检测前要对取样水进行预处理,“以前,由于水体污染,仅预处理环节就要等五六个小时,如今只要2小时左右。”


检测结果也令人欣喜,水体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是影响筼筜湖水质的两项主要指标。2022年最新数据显示,筼筜湖水体无机氮含量从2013年的每升1.05毫克降至每升0.482毫克;活性磷酸盐从2013年的每升0.054毫克降至每升0.031毫克。


“水质逐年向好,市民生活幸福指数越来越高。”陈清福说,过去自己做水质监测采样,碰到周边市民,听到的大多是投诉,“现在的筼筜湖则很受欢迎!不少人跑来向我们打听开闸时间,环境好了,白鹭多了,他们是想提前蹲守,好去拍白鹭!”


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借助科技手段、建立监测体系,青海三江源地区——


三江源 见证多样之美


记者 乔 栋 贾丰丰


走进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随着工作人员轻点鼠标,“青海生态之窗”大屏幕上的视频镜头缓缓拉近:映着远方卓乃湖的碧波,几只藏羚羊幼崽紧紧依偎在母亲身旁,好奇地打量着这个新鲜而辽阔的世界……“眼下正值藏羚羊产崽季,借助‘生态之窗’,我们不仅可以掌握迁徙藏羚羊的种群数量,还可以对栖息地的生态状况进行实时监测。”青海省生态环境厅信息中心工作人员陈良博说。


“青海生态之窗”是依托生态监测项目建设的一套大型独立网络视频观测系统,由多个观测点位高空瞭望视频摄像机、实时传输专网和统一管控平台组成。这些远隔千里、却能实时观看三江源的“眼睛”,是青海省三江源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见证者”。


陈良博感慨:“‘青海生态之窗’的建设过程,也体现了青海省生态环境、生态多样性的持续向好。”他清楚地记得,2017年8月8日那天,“那时我们的观测点位还不多,观察到的藏羚羊还是零零散散。直到那天,突然在屏幕上看到3000多只藏羚羊回迁的画面,那是当时观测到藏羚羊种群迁徙数量最多的一次,非常震撼。”


作为依托重大生态工程实施生态环境监测的省份,青海省在不断完善“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基础上,于2016年起建设“青海生态之窗”远程网络视频观测系统。这不仅实现了对三江源等五大生态板块的监测全覆盖,还不断完善与其他部门之间、系统内外的共建共享机制,给生态保护装上了“千里眼”“顺风耳”。目前,“青海生态之窗”观测点位已从2016年的6个增加到76个。


“摄像设备系统前端使用的是高清、星光级重载云台摄像机,可24小时360度连续运转,最远观测距离可达15公里,同时具备徘徊检测、快速移动、智能跟踪等分析功能。”陈良博告诉记者。


随着“青海生态之窗”观测点位越来越多,借助技术手段观测到的生物种类也越来越丰富。数据显示,三江源地区草地覆盖率、产草量分别比10年前提高了11%、30%以上。野生动物种群明显增多,藏羚羊由上世纪80年代的不足2万只恢复到7万多只。


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建立人居环境治理责任机制,江苏镇江——


长江边 村庄环境更美


记者 姚雪青


早上5点,天刚亮,在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世业村永茂圩自然村的主路上,已能见到保洁员顾秀琴骑三轮车上班的身影。


世业镇位于长江中的一座小岛。顾秀琴沿路而行,看到路两边有前一天夜里掉落的树叶或垃圾,立即下车打扫,随后又从三轮车上拿出湿抹布,把垃圾桶仔细擦拭一遍。


这条1公里长的主路,属于顾秀琴的保洁区域,居民房屋在道路两边依次分布。她数过,路上每隔50多米就有一个垃圾桶,“村里的垃圾桶变多了,打扫起来很方便,整体也都干净多了。”顾秀琴说。


中午休息片刻,下午3点到5点,顾秀琴再次回到自己的保洁区巡查一遍。


顾秀琴在村里干了10多年保洁员。在她的印象中,这些年来村庄环境大变样。“以前,只有村头、村中、村尾3个垃圾桶,数量少、离家远,大家也没有这个意识,有了垃圾顺手一丢,被风刮得到处都是。”顾秀琴说,现在垃圾每天清运一次,保洁每天固定两次、随叫随到。


“永茂圩有一支由6名党员、群众组成的环境监督志愿者队伍,成为保洁员与清运员之外的补充力量。”世业村村委委员洪磊介绍,丹徒区建立了“区里统筹、镇里主导、村里主抓、民众参与”的人居环境治理责任机制。2015年,世业村建立了“长效管护队”,由村干部组成,提升卫生保洁的频次和质量;2020年,又在永茂圩自然村试点,将“长效管护队”升级成“村庄环境治理小组”,由村干部、小组长、环境监督志愿者组成,不仅增加了人员,更明晰了责任,将村干部的“包干区”与绩效挂钩,目前已在16个自然村全面推广。


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2020年,永茂圩自然村入选“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同年,世业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2022年名列“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建设风电场、推动节能减排,新疆乌鲁木齐——


达坂城 汇聚“绿电”动能


记者 李亚楠


烈日晴空下,新疆乌鲁木齐达坂城区的一座座风车整齐排列,110千伏绿源达坂城分散式风电场的8台风机缓缓转动,将风能转化成电能。家住达坂城区西沟乡水磨村的许耀打开空调,享受着夏日的凉爽。他所用的电能,就来自这里。


风电场控制室的电脑屏幕上实时显示发电量,并网发电不到一个月,发电量已经超过700万千瓦时。风电场每年可向电网输送约1.3亿千瓦时绿色电力,与同等规模的燃煤电厂相比,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2万吨。


风电场生产的电能,一部分通过110千伏芨芨槽子变电站输送至达坂城区就地消纳,另一部分通过220千伏祁家沟变电站输送至电网。至此,为达坂城区供电的7座变电站的上级电源,均来自达坂城区内风电汇集站,这意味着达坂城区实现100%“绿电”供应。


风电场值班长李佳豪还记得公司第一家风电场7年前落地达坂城区,装机容量100兆瓦,用了40多台风机,而刚并网发电的风电场装机容量49.5兆瓦,只用了8台风机。


风电场地处水源地,按照规定不得使用油浸式变压器。为保护生态环境,保障水源安全,风电场使用了110千伏级户外智能型有载干式变压器,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达坂城被称为“中国风谷”。来自吐鲁番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季风,在峡谷两侧高耸的天山山脉“挤压”下,形成类似穿堂风的“狭管效应”,造就了达坂城年250亿千瓦时的风能蕴藏,风区面积2118平方公里,理论风电总装机可达1500万千瓦。中国第一个大型风电站就诞生在这里。


近几年达坂城的风机数量不断增加,荒漠戈壁上,风车叶片转动不息,狂风变身源源不断的电流,点亮了远方灯火。截至今年6月底,达坂城区风电装机容量达到454.135万千瓦,已建成57座风电场、6座风电汇集站,今年1—6月风电发电量达到4.996亿千瓦时。


《 人民日报 》( 2023年07月20日 第 14 版)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