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生态黑榜 >  正文

媒体暗访“野味生意”后 安徽金寨开展全面执法检查

来源:澎湃新闻 时间:2023-11-06 13:48:06

字号

11月5日,针对澎湃新闻“农贸市场里的野味生意”报道,安徽金寨县官方向澎湃新闻通报称,联合调查组对反映的4家店开展全面深入检查调查,根据检查情况将依法从严从快处理。


通报称,11月3日15时,该县发现网上报道老城区河西农贸市场存在销售疑似野生动物情况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立即成立由分管县领导为组长,县林业局、县公安局和市场监管局30余名人员组成的联合调查组。


“当日16时开始到今天为止,联合调查组对网上反映的4家店开展全面深入检调查,根据检查情况将依法从严从快处理。”通报表示,同时,该县另组织11个执法检查组对全县各乡镇农贸市场、饭店、宾馆等场所开展全面执法检查,严厉打击非法捕杀、交易、食用野生动物行为,扎实做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


视频截图


媒体此前报道,多名金寨县当地人士说,当地河西农贸市场能买到野味。10月16日、17日,澎湃新闻记者在市场“周家干鲜腊货店”暗访,女店主称自己这里有野猪肉,不过自己“不说假话”,野猪是“圈养的”,18元一斤,她给记者称了三斤四两。她还说,自己这里的野鸡杀了有一个礼拜,论个卖,35元一只,经称重是1斤8两。记者询问是否有野狍子,这位女店主说有,1斤28元。随后,她从店铺隔壁仓库里,拿来一只已经腌过的“狍子”,称是“野生的”,5斤140元。她说还有“大雁”,28元一斤。她强调,“翅膀、爪子都在这里”,“这个才搞了两三天”。当记者质疑“大雁”有些像鹅时,她进行了反驳。记者又问 “大雁”为何如此便宜,她解释说,是因为“不算成本”,家养的需要喂玉米啥的,而自家是做批发的。她说“大雁”4斤1两,114元,是从山里逮的,“吃野草”。


记者提出要开收据,这位店主开完收据后,突然改变说法称,这些野味都是圈养的。“狍子不是野的,是圈养的。”其称,野的膻味太重,人们都吃不惯。


最后,记者发现店主开的收据,“野猪肉”变成了“猪肉”,大雁变成了“雁鹅”、“狍子”变成了“獾猪”、野鸡变成了“鸡”。


此后,经野生动物专家识别,这位店主卖给记者的“狍子”,疑似海狸鼠。当晚,记者电话女店主,质疑她卖的不是狍子,记者会向相关部门举报时,这位女店主多次联系记者希望退钱解决此事。


f1d4e4be7cf5e7b3f5fbcf9a6056fe06.jpg


10月16日下午,在“张老五腊货店”,记者问是否有野猪肉、野鸡等野味,女老板表示没有,“我们没搞”“现在基本上都没搞了”,但她随即询问“你要多少?”随后她打电话让他人送野猪肉过来。她说猪獾等都没有,给记者推销其腌过的“野鸭子”,30元一只。


这位老板称,“猪獾子是真没有”。记者假称是自己单位食堂用,对方才放心,称1斤一二十元,她说,虽然当地也让打野猪,但怎么打、怎么处理,这和个人无关。“野山羊弄不到,这个真不敢弄。”


老板表示,如果不是野猪肉,自己负责赔偿;但如果记者是开饭店的,不会卖,因为现在查得严,怕没赚到钱还出事。


数分钟后,一男子送来几斤野猪肉。又一会儿,另一男子骑着电摩托拿来一只猪獾,10斤整,肚子都掏过了,要200元。


10月17日,在“二哥腊货”,记者买到一只猪獾和一只果子狸。


在“艾龙腊货店”,记者买到野猪肉、猪獾、野兔。店主称,狗獾也有,是腌过的。果子狸也有,比较贵。这位店主留给记者的名片,还印有野鸡、豪猪等。


公开资料显示,猪獾、狗獾以及仅限野外种群的果子狸,属于三有野生动物。而多种野兔、野鸡等,则保护级别不一。非但野生动物严禁食用,我国在养禁食野生动物分类管理范围显示,竹鼠、果子狸、豪猪、狍、猪獾、狗獾、海狸鼠等,均明确禁止以食用为目的的养殖活动。


暗访报道发出后,11月3日,安徽省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会关注此事。金寨县林业局工作人员说,当地已由林业部门牵头,市场监管、公安部门参与,到市场核实、处置,稍晚会有初步的调查结果。


综合澎湃新闻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