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液废 >  正文

西藏拉萨市城区投入11.15亿元 建设污水处理厂106座

来源:中国西藏网 时间:2023-11-09 20:35:02

字号

  西藏素有“亚洲水塔”之称,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记者从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了解到,为了守护好西藏的蓝天碧水,目前,全区共建设生活污水处理厂106座,覆盖7市(地),62个县城、21个乡镇,污水处理能力达55.8万吨/日。


  城镇生活污水指居民日常生活中排出的废水,如粪便污水、各类洗涤废水等。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和病原微生物,存活在生活污水中的细菌和病原体能够以水中有机物为营养大量繁殖,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则会破坏整个生态系统,污染饮用水,增加人体感染疾病的几率。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排放与水资源保护紧密相关,因此,生活污水必须经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进行排放。


  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市建设处三级调研员李红林介绍,自“十一五”开始,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就开始积极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区共投入资金54.1亿元,建设污水处理厂106座,其中建成使用93座,正在建设13座,全区污水处理能力达到55.8万吨/日。“我们在拉萨市城区投入了资金11.15亿元,建设生活污水处理厂6座,其中5座已经投入运营,1座在建。目前,拉萨市处理生活污水规模为23.3万立方米/日,是全区7市(地)中生活污水处理能力最强的城市。”李红林说。


污水排放标准为一级A标准


  10月31日,记者来到西藏碧水源(5.080, -0.02, -0.39%)污水处理厂。4座露天大水池和几座厂房正忙碌运作,水流声和自动化设备运转的声音不断传来。生活污水从进水口的污泥恶臭到出水口的清澈见底,需要经过复杂的6道工序,检测达标后,方可排向拉萨河下游。碧水源污水处理厂运营主管陈泰华向记者介绍,生活污水不只有小区居民排放的污水,也包括餐饮店排放的污水。作为拉萨市污水处理量最大的污水处理厂,碧水源污水处理厂承担了拉萨市主城区大部分污水和经开区全部污水的处理工作。“生活污水经过市政管网的收集进入我们污水处理厂,目前,我们厂的日处理规模达到18万立方米/日,出水质量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级A标准,为排放标准中的最高标准。”


  陈泰华向记者介绍,厂里的环保数采仪连接了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和拉萨市生态环境局,在线监测仪器每2小时监测一次,坚决做到了“达标排放”。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尾水和泥土也可以重复利用。城镇中随处可见的绿化带浇灌、道路喷洒、人工湖的水位补充、南山公园绿化浇灌等都能利用这里的尾水。在污水处理厂沉淀后的污泥,经过烘干后送去有机肥加工厂,将污泥加工为有机肥,这种肥料可以用来种花种树,改善土壤质量。“我们污水处理厂真正做到了资源循环利用。”陈泰华表示,处理好污水,能有效提升居民幸福感,也是为保护拉萨河与雅鲁藏布江的水资源环境和生态环境做贡献。


印发标准提高污水处理水平


  李红林介绍,西藏地处高寒高海拔区域,地广人稀、工业污染少,因此存在生活污水浓度低、生物菌成活率低、运维成本高、操作技术要求高等问题。为提升污水处理能力,解决技术工艺“瓶颈”,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相关专家开展项目的工艺论证,优化污水处理技术工艺。为弥补高海拔寒冷地区的污水处理技术标准的空白,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编制了《西藏自治区城镇污水处理技术导则》,并连续五年开展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规范化运行考核,印发《西藏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全面加强污水处理建设运行监管。


  同时,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积极争取资金,着力消除污水管网的“空白区”。2023年,落实排水设施专项资金和燃气等老旧管网改造资金共计6.77亿元,实施3个城市、13个县城排水管网建设(改造)项目,新建(改造)排水管网283公里。目前,全区排水管网总长度达到2529公里。“西藏城市、县城及以上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96.57%、86.55%,已提前完成了‘十四五’的规划目标。”李红林说,“2023年,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完成投资3.91亿元,实施12个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建设,预计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3.45万立方米,配套污水管网48.37公里。”


  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努力做到“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的战略目标,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不断加强生活污水治理,组织各市(地)开展了黑臭水体排查工作,2023年,将排查范围扩大至74个县(区)。目前,全区74个县(区)建成区范围内无黑臭水体,已实现“零黑臭”目标。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