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国际要闻、社会热点密集,人们的注意力不断被分散、扰乱。
而在海的对岸,11月20日,日本已趁机默默完成福岛核电站第三批次核污水排放。
从8月24日正式开启排污,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已有2.3351万吨核污水流入太平洋。
在这期间,福岛核电站员工被核污水辐射、排放设备发生故障等问题不断。同时,由于核污水的巨大危害,日本国内外反对声浪此起彼伏。
尽管如此,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仍坚持排污。据悉,第四轮排海预计将于明年年初开始,四次总排放量约为3.12万吨。
排放设备事故频出
自从12年前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以来,东电公司发生的各类事故以及迟报、瞒报的丑闻不断。
远的不说,据日媒报道,今年6月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储罐的围堤积水中,被检出活度高于正常值的放射性物质,但东电压了一段时间才对外宣称,用于输送核污染水的软管上有龟裂,导致核污染水发生外泄。
核污水排放开始前,日方还大肆吹嘘东电的管理流程,称排放开始后会按既定流程和计划“安全排放”。
但事实却与日本政府描述的截然相反。10月25日,东电称,福岛第一核电站进行核污水处理工作的4名作业员被核污水溅射,2人全身多处遭辐射被紧急送医。
而对于事故中溅射出的废液总量,东电先是称在100毫升左右,后又改口为数升左右,前后差距达几十倍。
不仅如此,东电称,第二批核污水排放期间,用于输送核污水的水泵压力一度降低,原因是水中含有的锈附着在过滤器上,引发了堵塞。
接二连三出现的问题,也引起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的高度关注,该机构也将矛头指向东电。有委员质疑:“东电完全应该对废液溅射问题有预案,作业开始前到底有没有落实安全检查?”另一名委员直接指出:“这很明显是作业管理上的失败。”
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委员长山中伸介更是表示:“东电实际上已经违反了核污水排放的实施规定。”
日本《朝日新闻》一针见血地指出:日本民众对东电的不信任,比其核污染水储存罐还深。
事实上,在第三批核污染水排海启动前,日本多个市民团体曾再度于东京电力公司总部前集会,强烈反对东京电力公司启动第三批核污染水排海。活动组织方代表柳田真在现场表示,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以推进福岛第一核电站核电机组退役为由强行将核污染水排海,是“彻头彻尾的谎言”。
国际社会质疑声音不断
不仅在日本国内,国际社会同样密切关注这一问题。
当地时间11月10日,在库克群岛举办的太平洋岛国论坛首脑会议发布了共同声明,声明中明确写有“首脑对太平洋核污染潜在威胁的严重关切”。
本届PIF东道国、库克群岛总理布朗在会议期间对南太平洋地区面临的核威胁表示担忧。布朗7日在接受英国《卫报》采访时表示,太平洋岛国非常坚定地遵守了1985年签署的《拉罗汤加条约》。该条约要求各缔约方防止在该条约所涵盖的领土内部署核武器、禁止核试验,包括防止向海上倾倒放射性废料的行为。布朗表示,一些较小的岛国最近对美国在马绍尔群岛等地储存核废料、日本向太平洋排放核污染水等表示担忧。
此外,包括中国、俄罗斯在内的多方,也持续呼吁日本重新审视排污计划。
当地时间11月1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旧金山会见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时指出,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事关全人类健康、全球海洋环境、国际公共利益。日方应该严肃对待国内外合理关切,本着负责任和建设性的态度妥善处理。
日本仍未打算悬崖勒马
尽管问题和质疑声不断,但日本政府仍未打算悬崖勒马,反而大肆宣扬核污水无害论,企图继续营造“排污正义”。
有数据显示,在正式排污开始前,核污染水已存到了130万吨。东京电力公司(东电)原本打算,在2023年内共分4次排出总计3.12万吨核污染水。但最新发布的公告显示,这一期限将延长至2024年3月底。
最新报道显示,第四轮排海预计将于明年年初开始。而要把这些核污染水全部排完,至少需要30年。
东电这样一家劣迹斑斑的企业,如何能够确保在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排放管理中,做到安全可靠?日方宣称的“安全、透明”的排海计划又如何让人放心?
对于日方而言,当务之急是彻底搞清东电在排污流程中的种种问题,并借此机会重新审视排污计划,以全球海洋环境和全人类的健康安全为前提,及时停止排污,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核污水排海贻害无穷
核污水排海的危害曾被反复科普强调,这里我们不妨再复习一遍。
根据公开报道显示,核污染水里包含60多种核放射性元素,其中约有70%未达到排放标准。
放射性物质毒性来源有双重属性,第一是它的放射性,第二是它的重金属属性。这两种属性都可以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危害,比如产生DNA损伤。
综合央视新闻报道,在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的核污染水排海方案中,多核素处理系统(ALPS)是关键。日方坚称经过ALPS处理的核污染水为“处理水”,并认为“处理水”已达标可排。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据报道,日本喷溅事故发生后,东电检查了2名工作人员佩戴的剂量计,确认事故发生后他们在贝塔(β)射线中暴露的最大剂量为6.6毫西弗(mSv),高于5毫西弗的警示红线。这从一个侧面说明,福岛核污染水具有较强辐射性,处理过程存在重大风险。
第一,核污染水中,很多放射性核素尚无有效处理技术。
福岛核污染水中含有60多种放射性核素,例如氚、碳-14、碘-129等,其中很多放射性核素尚无有效处理技术,而日本却一直在做出“问题只在于氚元素”的误导。
国际环保组织2020年在题为《东电福岛第一核电站污染水危机》的调查报告中指出,核污染水中存在高浓度的放射性碳-14,ALPS设计之初没有考虑去除碳-14。报告作者、德国研究人员肖恩·伯尼指出,东电直到2020年才承认所谓“处理水”中碳-14的存在。
国际环保组织调查发现,ALPS不能去除放射性氚和碳-14,也不能完全去除其他放射性同位素,如锶-90、碘-129和钴-60等。
第二,核污染水中的放射性核素,影响人类健康。
日本方面主张,经海水稀释之后,水中的氚浓度将达到日本管制标准的四十分之一以下。然而稀释并不能减少排放核污染水的放射性总剂量。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毛亮举了一个例子,“核辐射暴露分为内暴露跟外暴露,氚释放的是β射线,氚水排放到海洋里,藻会利用氚水把它合成蛋白有机物,藻又是虾和鱼的食物,它就会被鱼和虾吃掉,成为鱼和虾体内的蛋白。那么在我们食用鱼和虾的过程中,就可能把在蛋白中的氚就引到体内,它就成为了身体的一个部分,这就会发生长期的内暴露,势必会影响到健康。”
中国海洋法学会会长、国际海洋法法庭前法官高之国表示,这些放射性核素进入海洋环境生态以后,氚可能还不是最危险的,对人类、对海洋生物影响危害最大的是碳-14和碘-129,碳-14的半衰期超过5000年,碘-129的半衰期更长。碳-14会在海洋生物,也就是鱼类的体内聚集,碳-14聚集的丰度或浓度可能是氚的50倍。
第三,核污染水影响范围,涉及全球。
德国海洋科学研究机构指出,福岛沿岸拥有世界上最强的洋流,从排放之日起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将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3年后太平洋另一端的美国和加拿大将遭到核污染影响,10年后蔓延全球海域。
另外有研究显示,核污染水或化作雨水洒遍全球。届时不只沿海国家,世界各地都将为日本的一意孤行买单。
福岛核污水的“潘多拉魔盒”已经打开,其给海洋生态环境、人类健康带来的影响,不可想象。
海洋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蓝色家园
不是日本的下水道和垃圾桶
世界不应该为日本的自私自利埋单
为了地球环境,为了子孙未来
持续发声反对核污染水排海
我们不能忘!
来源:生态中国网综合整理;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本图文不做商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