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重点要闻 >  正文

多方参与共襄生态文明盛举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时间:2024-10-17 10:12:40

字号

标题:多方参与共襄生态文明盛举——社会力量参与国家公园建设纪实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提出,国家公园由国家确立并主导管理,建立健全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国家公园保护管理的长效机制,探索社会力量参与自然资源管理和生态保护的新模式。


首批5个国家公园正式设立3年来,为推进多方参与共建国家公园,属地政府及各相关部门创新体制机制,为协同治理提供制度保障;社会组织、企业等参与开展合作保护行动、提升入口及园区内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等;科研院所发挥科技特长,助力国家公园属地社区共享生态红利;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者活动持续开展,以愈加成熟的志愿服务品牌展现国家公园全民公益性的全新内涵……


各国家公园持续探索创新多方参与机制,广泛凝聚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等社会各方力量,通过法律赋权参与国家公园决策、合作治理等,保障国家公园建设科学化、有效化与可持续化,为公众提供类型多样、数量丰富、品质优良的生态产品创造更大可能。


在国家公园建设发展中,通过不断鼓励、引导、规范社会各方广泛、深入参与生态保护、社区发展、科普宣教等各项工作,逐步形成了国家公园以高水平保护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全新格局,体现了国家公园全民共建共享属性,助力实现国家公园全民公益性目标。


三江源国家公园:


高原巡护守好纯净水源


雪山巍峨耸立,顺流而下的河流相互交织、纯净无瑕。


这里是青藏高原腹地,有“中华水塔”之美誉的三江源国家公园。在这片神圣而脆弱的土地上,每一滴水都承载着滋养万物的使命。作为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它的纯净关乎着每一个人的饮水健康。


“2021年4月,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三江源生态保护基金会、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联合利华沁源品牌共同启动了‘三江源·沁源行动’。3年多来,爱心企业、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等加入沁源行动,来到三江源,深入村社一线、走到河水源头,参与水源地保护,守住纯净的三江之水。”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晁世海介绍。 


生态管护员巡护水源地是三江源国家公园的重点保护行动之一,要求管护员对重点河流、湖泊、湿地等水文资源进行清洁和保护,对水源地植被、生物多样性等进行监测管理。


东周群培是个地道的康巴汉子,高中毕业后参与生态保护工作,至今已20余年,是千百名三江源在地环保人的代表。


他是巡护员、培训老师,也是自然讲解员。平时,他与当地居民一起定期巡护泉眼、拾捡废弃物。在他的带动下,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协会成功推出了青藏高原上第一个“零废弃社区”。在三江源的游客或自然体验者面前,东周群培又化身自然导师,带他们感受三江源风土人情,给他们讲解生态保护故事。


项目实施以来,“三江源·沁源行动”支持国家公园范围内16个试点村、5000余名生态管护员开展水源地巡护和环境清理活动,特别聘请了相关专家学者对管护员进行集中培训,从法律法规、野外巡护培训、野生动物救助、垃圾分类等多个方面提升管护员专业素养。


同时,在三江源国家公园重要保护站点、偏远地区中小学和青藏公路沿线驿站,建设了34座“沁园水站”和21座“零废弃”宣教点,在改善当地管护员、群众和游客健康饮水条件的同时,传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号召社会公众参与到保护水源地的行动中来。


多年探索,“三江源·沁源行动”像一座桥梁,连接起政府、企业与公益组织,共同发起这场保护水源的绿色革命,越来越受到三江源农牧民群众的欢迎,也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关注和支持,成为社会力量参与三江源生态保护、实现国家公园全民共享共建的有益尝试,是探索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


在多方参与国家公园建设行动的推动下,三江源国家公园内,保护水源的理念深入人心,生活在园区内的牧民们成了生态保护的参与者和受益者。这些细微而持续的变化,汇聚成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让三江源之水更清澈。


大熊猫国家公园:


探索社区持续受益的社会公益机制


新的一天,在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大熊猫国家公园老河沟园区热闹而忙碌。甘玉波接到访客的预约电话,立刻在生态导赏员微信群发送预约报备信息。魏晓华带领预约访客准备上山参观。


甘玉波和魏晓华是老河沟园区周边社区村民。2022年,在大熊猫国家公园绵阳分局、平武县林草局的指导下,高村乡政府与桃花源基金会老河沟自然保护中心合作,开展生态导赏员培训,学习内容包括动植物知识、历史文化背景、野外应急等。现在,包括甘玉波、魏晓华二人在内,当地有138人通过考核上岗成为生态导赏员。


为何要设立生态导赏员?他们需要承担什么工作?这其中的故事要从老河沟园区的“身世”谈起。


社会公益型保护地是社会力量参与自然保护地的有效探索,由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发起,在22位企业家共同支持下,成立了四川西部自然保护基金会(后更名为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成为引入社会公益资金、支持保护地管理建设的平台。


老河沟园区前身是国有林场,后被纳入大熊猫国家公园绵阳片区。当地生物多样性丰富,是旗舰物种大熊猫重要栖息地,不仅需要持续的人力、物力投入,还要探索因地制宜的管理新模式,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无限的作用。


2012年,基金会与平武县政府签订老河沟国有林场50年委托管理协议,建立了老河沟自然保护区,2014年注册成立平武县老河沟自然保护中心,组建本地团队执行日常保护管理工作。同时,利用国际先进的生态保护规划方法制订保护计划。老河沟园区也成为我国首个由政府授权、监督,社会组织全权管理的社会公益型保护地。


自然体验是实现国家公园全民公益性的重要途径,国家公园周边社区又是自然体验最核心的受益群体。为让更多周边社区村民参与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并因此受益,生态导赏员机制应运而生。


该机制以“政府主导-保护地社会组织培训指导-当地村民参与导赏-社会公众预约体验”为主要形式,成为解决保护与发展矛盾的有效方式。村民通过培训成为生态导赏员,为访客提供自然体验服务,增加了收入,还扮演着大熊猫国家公园宣传员的角色。他们向访客广泛宣传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为推动国家公园建设和当地生态旅游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入园访客在接受自然讲解服务的同时,生态保护意识也得到了提升。


社区村民的生产生活大多依赖土地及林下生产活动。老河沟园区组织周边社区村民以家庭为单位,依托保护区的“好山好水好空气”,从事高质量、高附加值的“定制农业”,村民承诺不到保护区内进行破坏性活动即可参与。由老河沟园区定制高于欧盟标准的品控标准,根据订单进行农产品生产,由老河沟园区对接基金理事会等市场进行销售。如今,老河沟园区已协助社区居民开发出黄豆、核桃、香肠、柿饼等多种生态友好型农产品,农户增收效益明显。


此外,保护地还积极推动以河道共管、养蜂共管的方式,让社区村民从生态保护的成效中获得红利,激发更多社区村民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


通过多年探索实践,老河沟园区保护成效不断显现。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园区内野生动物的遇见率正不断提升,园区已监测到大熊猫活动区域进一步扩大,羚牛、毛冠鹿、斑羚等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种群持续扩大,渐成常见物种。老河沟园区的保护也得到周边社区村民的理解和支持,盗猎、盗采、盗伐和火灾隐患正逐年下降。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社会组织展现社区发展新担当


又是一个晴好天气,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哈达门乡三道沟村,庄连胜、魏治海、张玉伟三人像往常一样,结伴行走在山间小路上。森林茂密、微风轻拂,令人心旷神怡。不过,巡护队员没有那么轻松,他们要边走边留心观察,仔细发现并辨认蛛丝马迹,如动物粪便、隐藏的猎套等,并做好记录。


他们是社区共管巡护队员,负责三道沟村集体林内的巡护工作。2023年7月,巡护队成立,共6人、分两组、每组3人,每月每组巡护4次。


“三道沟村有229户人家,周边曾发现过老虎痕迹,目前还未出现人虎冲突,定期开展巡护是一种防范人虎冲突的有效措施。”任毅说。


任毅是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东北项目负责人,2009年加入WCS。WCS东北项目始于20世纪末。1998年,WCS联合吉林省林草原局(原吉林省林业厅)组织中、美、俄三国科研人员,开展东北虎种群全面调查,仅发现少量老虎痕迹,判断中国可能没有可延续的东北虎种群。这一严峻形势直接推动了WCS东北项目的成立。


助力社区发展,是近年来WCS东北项目的工作重心。


2021年4月,WCS与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合作,在珲春市春化镇中土门子村,首次启动联合社区反盗猎试点项目。


为广泛拓展社区与国家公园融合发展的新理念新途径,2021年5月,珲春市分局、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北京代表处(NRDC)联合WCS,共同召开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珲春社区保护与发展项目研讨会,探讨空间转化、生产生活方式转型、政府赋能、协同治理、建立监督考核机制等主题。


“2023年7月,WCS与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共同启动可持续型社区共管项目,在三道沟村和柳树河子村完成两个社区巡护员培训工作,包括GPS使用、巡护表格填写、常见野生动物足迹识别等。2023年9月—2024年3月,两支巡护队共巡护114次,巡护距离674公里,共清缴167个盗猎工具。”任毅介绍。


截至2024年,社区巡护队已扩大到10支队伍。


利用项目平台,基于社区巡护队的巡护成效,WCS项目为每个社区提供福利,激励社区实现保护目标的同时,使整个社区受益,形成了成熟、可复制的社区共管模式。


在支持社区共管的同时,2018年以来,WCS与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及WWF、NRDC等众多合作伙伴一起,先后组织召开第二届解决人虎冲突培训会、东北虎豹生态廊道建设研讨会、东北虎豹栖息地内黄牛养殖及人虎冲突座谈会等,参与反盗猎评估活动,与珲春市分局合作举办SMART巡护与清山清套业务轮训班,印制《东北虎保护及人虎冲突应对社区指南》等,发挥自身优势,全方位参与国家公园建设。


旗舰物种东北虎豹种群监测是项目成立之初的重点。2021年,依据WCS与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各分局、其他合作伙伴多年来的监测数据,证实老爷岭(约等于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范围)虎种群数量自2014年以来保持稳定、大型猎物不足是种群继续增长的首要限制。在此基础上,WCS正全面总结东北虎及其猎物的种群动态,深入分析猎物数量不足及其他东北虎种群增长的限制因素。


“WCS东北项目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宗旨,联合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各分局和其他社会力量开展工作。在助力生态保护与社区建设融合发展上,较好地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和影响。”任毅说。


目前,WCS正在探索社区主导型脉冲电子围栏项目,减少以野猪为代表的野生动物造成的农作物损失。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志愿服务守护雨林秘境


“参加今天的活动,我们划桨板捡拾垃圾、参观了动植物博物馆,还在丛林里观察了很多动物和植物,爱护雨林动植物,要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一名小学生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鹦哥岭片区参加“志愿守护雨林秘境,畅享醇美快乐生活”国家公园志愿服务活动后说。


开展热带雨林主题团课,组织青少年开展雨林清洁志愿服务,为游客讲解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故事……近年来,志愿服务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中影响日益深远。


今年7月9日,“每个人的国家公园”——国家公园志愿者参与体制机制研讨会在海口市举办。研讨会上,海南省林业局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处处长麦匡耀介绍,自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设立以来,在共青团海南省委、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等多方的支持下,相继成立多支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青年志愿队伍,并举行了授旗仪式。八部门联合印发《开展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青年志愿服务行动的通知》,组织开展了系列国家公园志愿服务活动,活动涵盖生态监测、环境教育、艺术创作、导赏服务以及社区参与等多方面内容,并取得了良好成效。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青年志愿服务队由当地青年志愿者和突击队员等组成,结合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和“中国(海南自贸港)青年筑梦大道”青少年动员引领服务平台生态文明研学基地建设需求,致力于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市县青年志愿服务队与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海南师范大学、三亚学院、琼台师范学院等高校志愿者一道,构成海南热带雨林青年志愿服务的主力军。


“我是一名在校大学生,机缘巧合下加入了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作为一名志愿者来守护热带雨林,不仅要具有服务精神、自我奉献精神,更多的要有守护精神。”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市青年志愿服务队青年志愿者杨江钰说。


同时,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与松鼠学堂等机构合作,策划自然科普教育进校园活动,以提升本地青少年对家乡生态源的保护意识。近日,在“志愿守护雨林秘境,畅享醇美快乐生活”国家公园志愿服务活动中,60多名志愿者来到鹦哥岭片区,清理位于白沙县南开乡南渡江上游河道流域漂浮物、捡拾山道垃圾、清洁保养鹦哥岭动植物博物馆标本。主办方为志愿者提供桨板教练、救援队、自然教育师等专业服务,进行安全保障,沿途开展科普讲解,让大家在志愿服务的同时,切身感受到国家公园自然风光和生物多样性的独特魅力。


2022年11月26日,一场雨林时装秀在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及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片区精彩上演。青年志愿者开展了“雨林与您”“雨林时装秀”“热带雨林知识小课堂”等“雨林+”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服务成效得到群众肯定。


“集中打造国家公园志愿者队伍,是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建设的重要任务,对打造国家公园志愿服务品牌,建立健全社会参与和志愿者服务机制,形成全社会共建共管共享新模式具有积极意义。”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王楠说。


武夷山国家公园:


科技赋能弘扬传统茶文化


一杯好茶见证了武夷山国家公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


武夷山作为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地,其种茶制茶历史悠久,与当地朱子文化一起,集中体现了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


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南平武夷山市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同科技特派员、茶农亲切交流。


科技特派员、福建农林大学根系生物学研究中心教授廖红向总书记介绍了生态茶园的技术特点,“听说在科技特派员团队指导下,茶园突出生态种植,提高了茶叶品质,带动了茶农增收,总书记十分高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很好总结科技特派员制度经验,继续加以完善、巩固、坚持”“要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让广大科技特派员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


武夷山牢记总书记嘱托,融合乡村旅游、文化体验、休闲农业,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


燕子窠,一个此前默默无名的山场,一下子走到了聚光灯下。生态茶园种植模式更加广为人知。


曾经,茶农为追求茶叶产量,开垦茶山扩大种植面积,使用化肥农药,在生态环境被破坏的同时,还导致茶青减产、茶叶品质下降。


2015年,廖红作为科技特派员,开始了以武夷山为基地、探索创建生态茶园之路,并研究出了茶豆套作的高效生态茶园建设方案。


生态茶园试验解决了过量施用化肥导致的土壤退化问题,将套种的大豆等农作物改造成“绿肥”保住了土壤养分,茶青产量保持稳定,茶叶品质持续上升,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双赢。


武夷山国家公园正式设立后,茶山建设和管理成为保护国家公园生态的重要工作之一。


2018年,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廖红将生态茶园模式带到武夷山国家公园内的燕子窠进行推广,得到了当地茶农的欢迎。生态茶园建设已在国家公园全面铺开。


今天,走进燕子窠生态茶园,可以看到,茶园内同时种植茶树和大豆。近距离观察,大豆叶片有不少“虫眼”,而茶树叶上却少有。“茶树叶微苦,虫子更喜食甘甜的大豆叶。大豆具有固氮作用,可以增加土壤肥力。因此,茶豆套作能减少茶树虫害,增加茶叶产量。”廖红说。


燕子窠生态茶园实行无化肥无农药的管理模式,是福建农林大学的优质高效生态茶园示范基地和生态茶园建设技术集成的主要示范点之一。


燕子窠生态茶园的建立,不仅推动了武夷山茶产业的发展,而且给全市茶产业的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应用带来了启迪。目前,在武夷山市重点涉茶乡镇建立茶园套种紫云英示范片2片、推广面积2000亩,减少项目区茶园化肥施肥量5%以上。截至今年6月,已建成绿色生态茶园13.3万亩,占比89.6%。生态茶园建设为福建省生态种植提供了可推广、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在科技力量的加持下,武夷山国家公园的绿水青山成为当地社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的源泉。(曹云 果叮咚 张萌 黄山 周语夏)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