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碳汇 >  正文

海南琼海完成首单碳汇产品交易 为“两山”减排“碳路”蹚出新路

来源:南海网 时间:2025-04-10 15:55:19

字号

“碳中和”到底是什么?这在普通人的眼中貌似离得很远,但说到节能减排瞬间会让人明白,原来它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在海南,博鳌东屿岛的“零碳”之路,为全球“零碳标准”提供“中国答案”已耳熟能详。基于博鳌零碳示范区的运营,琼海市近日完成首单碳汇产品的交易,标志着琼海正式启动为节能减排“碳路”蹚出新路子,实现绿水青山“好颜值”向金山银山“好价值”转变。

琼海市将依托博鳌亚洲论坛和博鳌零碳示范区打造多种碳汇应用场景。记者 苏桂除 摄

论坛年会碳中和路径:绿色办会实现蓝色抵消

博鳌东屿岛,从一个岛创建“近零碳示范区”开始,经过一年时间的运行,示范区剩余3.8%的碳排放量被消除,博鳌东屿岛实现“零碳”。这是示范区实施电气化改造、绿色会议会展、绿色出行等综合施策,实现碳中和的结果。

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我国在2020年提出“双碳”(碳中和、碳达峰)目标,即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博鳌东屿岛作为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所在地,博鳌零碳示范区的成功创建,为绿色转型打造了中国样板,为全球碳中和目标注入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

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上,在博鳌“零碳Bar”里,与会嘉宾可以品尝海南本土“零碳咖啡”、骑行为手机充电、使用“碳币”兑换礼物,真实感受“零碳”生活。期间,一张由海南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博鳌亚洲论坛秘书处颁发给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会址运营方海南中远海运博鳌国际会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远博鳌公司”)的碳中和证明书,以及一张由海南省服务与利用博鳌亚洲论坛联席会议工作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向琼海市政府颁发的碳汇交易感谢状,格外引人注目。

碳中和证明书的颁发,以事实证明,本次年会采用“绿色办会+蓝色抵消”的碳中和路径,结合东屿岛零碳区建设成效,持续深化能源、建筑、交通、会务等领域碳减排措施,核算年会期间参会人员食住行等活动产生的碳排放量,以琼海市捐赠的沙美内海红树林碳汇项目105吨蓝碳,来抵消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以实现年会碳中和。

“东屿岛是零碳示范区,海南力争把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打造为海南绿色办会的名片,通过年会的品牌传播力,让低碳生活的理念在国内外传播开来。”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胡小飞表示,博鳌本身秉持可持续的发展理念,琼海博鳌是个好地方,在博鳌办会即可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沙美内海红树林碳汇项目也是海南自己开发的,具有本土特色。

琼海首单碳汇交易成功具有“样本意义”

琼海作为论坛所在地,2022年底,琼海市生态环境局就沙美内海红树林生态系统进行碳汇开发,这一年,也是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开始创建。经过两年的努力,在海南省环境科学院的技术指导下,琼海市完成首单红树林碳汇交易签约,共交易碳汇量80.3吨,交易金额5000元,在20年计入期内,预计总减排量可达2.8万吨,市场价值超过150万元。

根据今年3月初在博鳌举办的“2025博鳌合作伙伴大会”的规模、参会人数、交通方式、办公用品、住宿生活等因素,由省环境科学院测算出会议的碳排放总量,并由中远博鳌公司购买红树林碳汇产品,用来抵消会议产生的碳排放,以达到中和碳排放的目的。

“这一笔首单碳汇交易促成了绿色办会的目的,具有现实‘样本意义’。”琼海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吴其耕说,一是琼海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并真正正式落地的首笔碳汇交易产品,该局以每吨60元的价格出售给中远博鳌公司,并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上向其颁发碳汇捐赠感谢状,感谢其实施绿色办会用于蓝色抵消的努力,凸显出生态价值。二是此举也进一步证明了琼海探索出新的生态价值实现模式——碳汇交易的正式启动。三是通过这笔交易,让生态价值、“两山”理念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四是这一模式在未来将打造出更多的碳汇产品。

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胡小飞说,事实上,海南一直在推行碳普惠工作,在碳普惠理念的指导下,海南正在积极创建低碳景区、低碳园区、低碳酒店等,争取零碳理念在各个领域都有试点、示范并推广。碳汇产品由业主单位向省生态环境厅申请,经过审查后在海南碳普惠系统进行备案,再经技术人员测算即可交易,琼海市沙美内海红树林碳汇开发项目亦是如此。

琼海布局多种碳汇应用场景 打通“两山”转化通道

博鳌亚洲论坛作为立足亚洲、面向世界的高端国际对话平台,海南作为论坛东道主,推进论坛年会绿色办会是海南省落实国家“双碳”号召,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具体举措。琼海市沿海地区红树林、海草床等蓝碳资源非常丰富,待开发的蓝碳资源碳汇量在20年计入期内,预计总减排量超过30万吨,市场价值超过2000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依托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的有利条件,促成更多的碳汇产品交易。”吴其耕表示,中和碳实施中,陆地上叫绿碳,涉海的项目叫蓝碳,能否开发成碳汇产品进行交易,会议规模要在500人以上。碳汇产品交易遵循“自愿”原则,向会议主办方颁发碳中和证明书,主办方可将其用于会议会展申请补贴。目前,琼海市多个部门、中远博鳌公司、相关科研机构等沟通,计划在博鳌亚洲论坛召开的会议上推行更多的碳汇产品进行交易,琼海市也将在胜达农庄、热带水果之窗等地积极推进实施碳汇产品进行交易。

据悉,当前,琼海市已研发了国内首个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精细化自动核算平台,为琼海市高质量发展提供“绿色评估”,并探索将GEP核算结果应用在万泉河流域生态保护补偿、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碳汇交易等方面。未来,琼海市将依托博鳌亚洲论坛和博鳌零碳示范区,创新打造大型活动(会议)碳中和、零碳机构、零碳金融网点、零碳工厂、生态司法损害赔偿等多种碳汇应用场景,拓宽碳汇市场需求端,促进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形成具有琼海特色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打通“两山”转化通道,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推进。(苏桂除)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