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有效保护和抢救濒危衰弱古树名木,重庆市积极落实中央和市级资金,并鼓励区县自筹资金,全年共实施了239株古树名木的抢救复壮工作。这一举措不仅为古树名木提供了及时的保护,也为其重焕生机提供了有力支持。
第二次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显示,我国现有古树名木508.19万株,其中散生在广大城乡的有122.13万株,以古树群形式分布的有386.06万株,5000年以上的古树有5株。把古树名木保护好,是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实践,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内在要求,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古树名木是森林资源中的瑰宝,是有生命的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科学、生态和经济价值。12月24日,记者从自治区林草局获悉,2024年内蒙古积极推进古树名木数字化管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古树名木电子档案,使古树名木有了“电子户口”,实现了“一树一档、一树一策”的精准保护。
中国林科院华林中心和北京日丰园林科技有限公司经过多年联合攻关,通过元宝枫古树促萌技术、嫁接窗口期、接穗冷库沙藏时间精确控制以及嫁接后药剂喷施技术等关键节点的控制,攻克了元宝枫古树优异种质高枝嫁接技术难题,使嫁接成活率由原来的不足10%提高到平均85%,实现了元宝枫古树优异种质的快速保存。该技术成果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一种元宝枫古树嫁接繁殖的方法”(专利号ZL202410906040.6)。
古树名木承载着厚重历史,是岁月长河中的绿色瑰宝。记者10日从江苏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获悉,2023年9月,江苏启动每五年一次的城市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目前已全面完成全省城市古树名木和古树后备资源普查工作,建立了江苏省城市古树名木及古树后备资源图文数据信息库,这将为城市园林绿化资源保护提供重要支撑。
永州境内水系发达,山林资源丰富。永州市林业局数据统计显示,永州现有古树名木29546株,其中一级古树994株,古树名木总量居全省前列。近年来,当地加强山林巡护,通过推进立法、执法、普法等,古树名木保护意识不断深入人心。
密云区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密云区拥有丰富的古树资源。据统计,全区共有古树1213株,其中树龄在300年以上的一级古树102株,树龄100年至300年的二级古树1111株。
记者19日获悉,我国科考团队近日在迪庆州碧罗雪山大型科考时发现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云南榧树古树群落。
江苏省无锡市古树名木晒出新家底。昨日(11月13日),为期一年多的无锡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出炉:新认定古树139株、古树后备资源337株。至此,无锡市树龄超100岁的古树数量迈上新台阶——达到1000株。古树后备资源也十分可观,达到421株。
记者从十堰市林业局获悉,丹江口市大沟林区曹家店村近日发现了稀有树种——铁浆树的古树群落。此次发现的铁浆树古树共有37棵,树龄均在300年至500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