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行业影响 >  正文

双碳”时代:一场席卷而来的新工业革命,将诞生一种新的超级资产类别

来源:格隆汇 时间:2021-07-12 17:58:56

字号

1、


在这影响了一代代投资者的经典读物《股票大作手回忆录》中,利弗莫尔说过的一句名言:“投机如山岳般古老,华尔街从无新鲜事”。很多人会把这句话理解为对行情涨落的认识,觉得价格走势背后总会有一定规律,正如兴衰循环,历史总会以差不多的情况重复出现。


但是,这句话的本质上更多描述的是人性。


人性是什么?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就能够概括出来,趋利避害。驱动行情、价格波动出现相似的循环,也就“历史的重演”,几乎全部依仗于人性趋利避害所作出的选择。


无论是历史上的,还是现实生活中,那些数不尽的投资案例和著名投资人的经验教训总结,似乎都能总结为一个朴实无华的结论,就是能够改变人一生命运的、最值得关注的一到两个巨大的投资机遇只来自于两个方向——国家和时代,如果能把这两个方向重叠起来,必然是威力无穷的。无庸置疑,国家和时代的机会同样也是最值得人类“趋利避害”的方向,没有之一。不论是西方的巴菲特,还是东方的张磊、沈南鹏,不论是以前的李嘉诚、马云、马化腾,还是现在的马斯克、张一鸣、王兴、李斌,他们的成功不断上演着一部又一部从平凡到不凡的真实故事。


当解开这个成为人中之龙乃至各国首富的原始密码,便可出奇一致的发现,这帮有资格能站在地球财富之颠俯瞰芸芸众生的大佬们,无不例外做对了一件事——坚定的紧紧捉住了国家的发展机会,或时代变革的机遇,又或者两者兼之。


而未来,这些巨大的机会将出现在哪些地方?


2、


站在当下来思考,往大的方面想或许就是人类的终极话题,这不外乎生存与发展两大关键点。当前正有一个领域的问题若不解决,必然会危及人类的长远的生存和发展。


工业革命后,随着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大规模开发使用,二氧化碳排放量显著增加。有资料显示,从1万年前到工业革命发生,地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基本保持在280ppm(ppm为百万分之一的计量单位),及至2016年每月可观察数据超过了400ppm,2019年5月由夏威夷莫纳罗亚天文台探测到的浓度突破415ppm,这代表着人类在工业革命以后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远远的超过了人类在工业革命发生前的1万年间总排放量,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


另有数据表明,2019年全球碳排放量约超过了340亿吨,约为1965年的3.1倍,这些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全球气温变化的最要推手,据NASA观测数据,相对于19世纪末,目前全球平均气温升高超过1.2℃,从而引发了极端气候、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以南极冰川为例,每年会有2500-3000亿吨冰川消失,其正以每年25厘米的速度融化,如果地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无法遏制,导致覆盖南极的冰川全部融化,科学家预测全球海平面至少将上升56米,这一可预见的结果或将直接给全球带来诸多失控性的甚至是灭顶的灾难。因此,二氧化碳的减排到了刻不容缓的时点。


目前,全球主要国家及地区已经规划出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时间点。


其中,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匈牙利、丹麦、新西兰等国家已以立法形式(即法律规定)约束碳中和的实现。2020年9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碳中和与“绿色”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这一的大趋势、大浪潮并不可挡。而由碳中和或将驱动人类社会进入工业革命以来的最大一次全新的制度和产业革命。


若放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碳中和的实现路径也一定是人类群体或单独个体趋利避害的最终选择,这个选择远不止拥有必要性,而是具备了某种确定性、必然性。


而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在今年发布的最新年度旗舰报告中更强调了需要调整行动的规模及速度,才能限制全球平均气温升高的幅度于1.5℃,从而符合2015年巴黎气候公约规定。为此,若想在2050年左右达到二氧化碳解决零排放而实现1.5℃的控制目标,按IRENA测算结果可得出,2021-2050年内全球的总投资规模至少须约达131万亿美元之巨。


投资机会指向何方?从国别来看,未来的希望一定会是在中国。


据高盛统计,中国的减排幅度在全球重要经济地区中位居前列,仅次于力推“绿色工业革命”的英国,同时,中国也是全球碳排放规模最高的几个国家中第一个提出“碳中和”的国家。


从下图资料中,可大致比较出中国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时间点是存在差异的,主要由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更早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碳排放已达峰并进入下降通道,中国在碳达峰前的碳排放量整体上还是会增长,而从实现碳达峰到碳中和目标之间只有约30年的时间,远远低于这些主要发达国家所用时间,中国需要做的就是要找到方法和路径动用举国之力尽最大努力浓缩这一过程。


换而言之,中国碳中和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是前所未有的,在此背景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意味着中国将在社会顶层设计、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投资结构、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都将发生深刻的转变,这或许会成为工业革命以来最重要的一次变革,不但能够挖掘不可估量的巨量财富、造就伟大的公司,同时,投资碳中和可以对冲甚至改变工业革命以来很多传统产业变为夕阳产业的趋势。


显然的,“碳中和”是一个属于国家的(甚至是全球的)、时代的投资机会,这是一块会诞生出全球新的首富,以及更多的千亿美元甚至万元美元市值上市公司的奇迹之地,而奇迹之地的风口将在中国。


而在今年7月底,全国性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开始,将有机会使得星星之火快速催旺为燎原之势。


3、


从逻辑上来说,除非大部分的人类有能力、有条件离开地球找到新的居住地,否则采取措施控制或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应当成为了全球的所有国别和地区的趋同决策,而1997年面世的《京都议定书》打开了这一序幕,在该协定中特别提出了一种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而采用的市场机制,即将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进行交易,简称碳交易。


2002年英国便最早建立起全球第一个全国范围内的碳交易市场,同年欧盟启动了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包括了31个主权国家参与其中,覆盖了40%以上的欧盟温室气体排放量,去年欧洲气候交易所的碳交易成交金额约占据全球碳交易88%份额。


从碳减排的效果来看,欧盟自启动碳交易以来的碳排放量呈现出逐年显著下降趋势。据一些报道资料的统计数据显示,至2020年欧盟温室气体排放量至少比启动碳交易市场当年下降了20%,帮助欧盟提前完成了其原计划设定的“2020年减排两成”的目标,从效果来看,为促进温室气体减排而设立的市场机制——碳交易给欧盟带来的碳约束力度无疑是成效卓著的,其碳市场运行经验最为值得参考。


由于提前完成了控碳减排目标,欧盟今年便启动了更为激进的目标,其在不久前宣布2030年欧盟的温室气体将比1990年的水平上至少减少55%,较此前设立的目标提升了1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迈入了第四阶段(2021-2030)这意味着更大比例的碳排放配额将被用于拍卖,碳交易市场规模将跟随扩大和活跃,不断提升的碳交易价格将有利于推动控碳减排新的目标实现。


截至2019年底,全球已有20个碳市场交易体系在运行,这些碳交易市场占全球碳排放份额约8%,这一数据较2015年相比已实现翻一番。随着全球碳达峰、碳中和按“既定”进度推进的过程,碳配额覆盖面持续提升及可释放出来的碳交易规模的快速成长,这一局面将令到未来的全球碳交易市场占比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中国因素则是其中一个巨大的“增量”。


中国自2013年开始在7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而根据生态环境部在2021年3月份表态,今年6月底中国全国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将启动上线,2225家发电企业将分到碳排放配额,配额总量将超过40亿吨,此规模将在全球20多个排放交易体系中居首位。“十四五”期间,其他7个重点排放行业(包括钢铁、有色、水泥建材、石化、化工、造纸、航空等)也将逐步纳入全国碳市场,配额总量预计将超过50亿吨。


这里,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的出现,有机会使得中国碳中和、碳交易事业发展从星星之火快速切换至燎原之势的其中一个重要路标。


国泰君安证券董事长贺青出席由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举办的“绿色金融 低碳未来”主题论坛中发言指出:“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碳排放权已成为一类重要的生产要素,碳市场将成为与权益、固定收益、商品和外汇同等重要的要素市场。”


碳交易市场是否能拥有远大前程?这一方面是毋庸置疑的,从居民资产配置历史变动的趋势可以看到,中国居民较高的储蓄率下降是一个长期趋势,释放了资产配置+消费的巨大潜力,仅看资产配置方面,股票、房地产成为了最受欢迎的大类资产。


如1990年证券交易所的出现后,中国的股票市场获得了长足且巨大的发展机遇,直到今天中国股票市场的规模,已从当初的“深市老五股”“沪市老八股”发展到今天两市接近4400家上市公司,对应的总市值超过84万亿元人民币,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


第二个例子是中国房地产市场,1991年国务院启动了24个省份的房改,从此中国房地产市场真正进入了商品房(交易)的起飞阶段。根据Zillow Research数据及凤凰网房产频道在今年的一篇报道中直观的指出,截至2020年底,中国住房总市值预计约为61.9万亿美元,接近400万亿人民币(目前占据中国GDP的比例约为399%),美国在该数据上的表现仅为中国住房总市值的54%。


如此类推,在碳中和背景下,未来中国碳交易市场空间有多大?


重新参考以上两大例子,至少可得到两个判断:1)中国居民“不差钱”,居民存款的转移会引起资产配置及大类资产价值的巨大变动;2)30年左右的时间,中国的股票和房地产从无到有,从零开始膨胀到去年年底,两大类资产总市值规模约74.9万亿美元,而碳交易市场也有机会复制相似的路径,假设这里真有5%,10%转化为碳交易市场的总市值,则为3.75万亿、7.49万亿美元;换一个角度来测算,就按碳交易市值占中国GDP的比例来衡量,若同样按照5%,10%的比例作为基本假设,以2020年底GDP数字作为基数,便为7750亿、1.55万亿美元。未来出现这一状况的可能性大么?


若按照中国目前碳排放总量超过110亿吨/年,并以2025年纳入碳交易市场比重约30-40%测算,未来中国碳排放配额交易(现货)市场规模将在33-44亿吨或以上,若基于中国碳论坛及ICF国际咨询公司共同发布的《2020中国碳价调查》的研究结果,以2025年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内碳价预计将稳定上升至71元/吨的结果进行进一步的估算,届时全国碳排放权配额交易(现货)市场市值总规模将达到2343-3124亿元。一旦考虑到碳期货等衍生品交易的发展,一般而言整体市场规模保守估计可膨胀至(原来的)4倍或以上,也就是可以轻松破万亿人民币的级别。


值得一提的是,碳交易的价格变动将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等关键时点的临近而变得陡峭。


一方面,每年大量存在的碳排放超过配额指标的企业都对碳排放权产生了巨大的类似“刚性”的需求,但是从供给端来看,能够进入市场交易的碳排放配额却是极为有限的,加上市场交易机制(比如类似欧洲碳交易市场推出的市场稳定储备机制MSR)的日渐完善,稳步向前发展的碳排放市场大体上是处于需大于供的紧平衡状态,这将驱动中国碳交易价格保持着总体上升的趋势。


第二个方面是与国际碳交易市场价格接轨的潜力。


据统计,今年以来欧盟碳市场价格最高升幅已经超过50%,每吨碳排放权价格突破50欧元/吨(折合人民币约388元),并不断刷新新的记录,由于欧盟气候目标不断提高,碳交易价格在未来较长的时间内持续提升是一个合乎逻辑的、大概率的事情;彭博财经一篇关于新能源的报道中指出,2030年欧盟碳价将维持在79欧元/吨,而行业分析机构Refinitiv认为届时碳交易价格很可能达到89欧元/吨。


还有不少专业的咨询机构及权威的分析报告陆续预期欧盟的碳交易价格未来一段时间内将有机会攀登至三位数。比如《BP世界能源展望》(2020年版)预测,在快速转型情景(碳排放到2050年相比2018年下降70%)和净零情景(碳排放到2050年下降至少95%)下,到2050年,发达国家、新兴经济体的碳交易价格分别将达到250美元/吨、175美元/吨,即折合206欧元/吨、144欧元/吨。


仅就目前情况而论,欧洲碳交易价格已约为中国各地碳交易试点市场的中间价10倍或以上。


根据金融市场的一价定律,随着全球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和各地域、国别碳交易市场的连通,标准化的全球性碳交易产品相信也会应运而生,这一方向昭示着中国即将启动的全国碳交易市场的首个品种碳排放权的价格远景,或可提升空间都是较大。


未来十年,也就是中国碳达峰的目标时点,往上看10-20倍的上升空间,并非是不可想象的。


对比起过往几年在全球范围内兴起的数字货币交易(比如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比特币),笔者认为中国碳交易市场在未来的总市值提升空间,是有机会超过比特币曾经创造出的记录的!


而回看4年前的比特币市场,截至2017年5月31日,比特币的全市场价值规模仅为2462人民币,从交易量来看才处于刚起步阶段,时至今日,纵使经历过近期猛烈的回调,当前比特币的全市场价值规模依然超过4万亿人民币,四年间全市场规模的涨幅约为15倍。


笔者若保守估计中国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初期可交易碳权规模约为首期配额40亿吨的10%,即4亿吨,对比前述的中期时点(至2025年)则会有10倍或以上拓展空间;在碳权价格方面,保守估算若以五年5倍的速率来提升;两者相结合来考量,在简单的乘数效应下,中国全国碳交易市场单单现货的全市值增长估算提升空间已可预期至50倍或以上。


中国即将开启的碳交易要量有量,要价给价,难道还看不出这是一个媲美甚至要远胜于比特币的投资机会?另根据笔者整理的资料(如下图列表),对比于比特币,中国碳交易还拥有着诸多维度方面的优胜之处。另外,据欧洲碳交易所公开的EUA期货持仓数据显示,目前基金的持仓份额或已接近10%水平,说明了碳交易这一资产在机构投资者持仓占比已有了较大的提升,其重要性也持续加强,机构投资者稳步进场交易碳排放权的趋势已被确立。


一般来说,机构投资者资产配置的时候会更青睐于参与流动性较好的交易品种以及选择交易规模较大的市场进行交易。


据此逻辑进行推演,未来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机会成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因而中国市场的碳排放权,更有可能成为全球机构投资者资产配置策略当中占据相当位置的“新兴”资产类别。


无疑,这将给从事碳资产交易、运营和管理事业的企业带来一生仅有一次的历史性发展机遇。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